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糊涂神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术健身小课堂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好友

6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16#
发表于 2007-6-27 20:28 |只看该作者

35

主题

0

好友

1905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07-6-28 10:45 |只看该作者

南少林奇功“老虎吊”

“老虎吊”是南少林五大象形拳龙、虎、豹、蛇、鹤中虎尊拳的绝技之口,系近代虎尊拳师、杰出的武术技击家周子和(1874~1926)所传。周子和先生字永宽,号郇山道者,福建闽侯县南屿芝田村人,曾学有鱼、鸭、牛、犬、猴、鹤、鸡等南派象形拳法,尤精虎拳,为虎拳一代宗师,被称为福州三和(周子和、茶亭和、青圃和)之一,有“无敌大将军”之美称。他的日本弟子上地完文(1877~1948)1897年在福州跟其习虎尊等拳13年泅国后将他从周子和先生处学来的拳术结合日本拳术逐渐发展和演变成日本“上地流空手道”。周先生之侄周振群(1888~1968)深得其真传,周振群生前在福州一带设馆授徒。目前,“老虎吊”绝技由周振群先生之弟子,现年90高龄的老拳师郭孔熙先生保留下来。
   “老虎吊”是一种高级的内功功法,因此功法在传授上极为保密,且从来都是口传身授,无文字记载,因此传人极少。凡练成此功者,全身坚硬如铁,可用绳子捆住颈部吊离地面,用棍狠击胸、腹部而不受伤,具有很高的技击实用价值。周振群先生就因“老虎吊”内功精深被誉为“铁骨达摩”。此外,“老虎吊,,对于强身健体亦有极大的妙处,可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使病弱者诙复健康,健康者体质更强。郭孔熙先生现年90岁,练此功法50余年,至今仍耳聪目明,步履强健,指甲红润,堪称南少林内功高手。1990年福州市国际武术观摩表演大会时,86岁高龄的郭孔熙先生仍能经得起加拿大运动员帕特里克棍棒走扛,而受国内外人士大加赞赏。,鉴于“老虎吊”这一武术瑰宝濒临失传,笔者征得郭老师同意,特将此功法公诸同好。
   “老虎吊”内功练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仰首拨筋(吊五筋)双脚开立,与肩同宽,松肩坠肘,提掌,掌心向上,再缩身沉肩俯首屈膝,双掌下切时呼气,同时意想内气由头顶百会经面部、胸部,下降到丹田处。这时小腹外突,“气”经会阴分两支,沿两腿内侧下沉,直到脚底涌泉穴,这时下切的双掌变为单凤眼拳向上挑起。此时,应注意仰首拨筋使气管内收,同时吸气,使“气”由“涌泉穴”沿两腿后侧上升经脊柱至“百会”,如此周而复始。仰首拨筋的练功目的在于加强颈部肌肉锻练和气管的内收,达到保护气管的作用,只有经过这样的锻炼,在吊起时才不至窒息。
   第二阶段:内贯气(塌骨功)全身放松,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舌尖轻顶上缀处,仰掌提肩与肘,同时提气,然后沉肩与膝,双掌下切,发爆发劲使小腹外突,同时提肛,使肛门括约肌收缩,十趾抓地,将上提之气下沉“丹田”。如此反复练习。这一阶段的练功目的是通过气血运行配合双掌发劲,促使胸胁部形成相互依靠的坚固骨壁,促使腹部肌纤维收缩形成坚硬的保护层,再通过以内气为主的内功为内应,起到保护五脏六腑的作用,这样才可经受强大的外力击打而不受损伤。
   第三阶段:吹内功心气(掏气功)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用鼻作短吸气,同时提双掌,屈肘下沉至两胁旁,小腹内收,接着屈膝双掌下按,用口呼气,呼气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呼出的气需长且匀,同时发“哈”声,直呼至不能再有气呼出止,再由吸气开始,循环反复。通过塌骨功的练习,肌肉和胸胁骨骼组织已具备了一定的抗打能力,掏气功的练功目的是在塌骨功的基础上提高内脏的抗震能力,使内脏坚固,在打击时不至损伤。
   第四阶段:奇功老虎吊通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习者内外坚固,可承受巨大的外方击打而不受伤。此时可以进入老虎吊的实践阶段,具体做法是:取麻绳一根10米长左右,用空心活结捆住颈部,将身体吊离地面,开始时应有人在旁边保护,吊离地面应以双脚离地为宜,待吊功成功后由师兄弟取木棍一根,在胸、腹、胁、背部进行反复击打,击打时应由轻渐重,直到能经受全力击打而不受伤方告功成。
   “老虎吊”功法的四个阶段各有侧重,第一阶段主练颈部的捆吊能力,为日后吊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三阶段主要练胸、腹、胁部的抗打能力;第四阶段则是检验“老虎吊”奇功的综合实践,做为一个完整的功法,仅仅能被吊起而不窒息或只能经受较小力量的打击只成功了一半,吊起后任人击打而不受伤,才算是练成了整体功法。如果习者只想练就抗打能力,那么练第二、三阶段功法就可以了,如要练吊功则必须在精此功法者或精通硬气功的师傅指导下练习。在练习吊功时绝不允许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一定要注意安全。“老虎吊”向为武林秘功,练时难,成者尊,功成后应用以防身,切勿恃技凌人。另外,练功时应循序渐进,倘能持之以恒,一般半年后功法便可大成。
累了,就出来活动动!

35

主题

0

好友

1905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07-6-28 10:48 |只看该作者

南少林千佛降魔手

千佛降魔手,又称大金刚手,是流传于民间的南少林功法之一。此功简明易学,长功快、效果好,且阴阳并练,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练功一年后功力惊人,实为自卫防身之法宝。
功法:
一、预备势(含光静立)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双脚分开与肩等宽,两膝稍微弯曲,身体正直,微含胸拨背,头顶劲直,双臂下垂,左右手五指微撑,自然散开于体侧。放松自然,心静专一,舌抵上腭,逆呼吸,呼气时气沉丹田气达双手掌。如此反复十二次。
注意:意守双掌劳宫穴,呼吸要均匀细长。

二、左右推山(平分秋色)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接上式,两手臂提气缓慢侧平举至与肩同高时,现回收至肩旁,掌心斜向下,掌指向左右两侧,两掌放松,同时吸气。然后两手掌快速向两侧推出,气随动作从鼻腔中喷出,意念气达双手掌,掌心向两侧,初练每次七遍,逐渐增到四十九遍为宜。
注意:推掌时双掌要用爆发力快速抖发,一定要放松,用手腕弹抖,掌心处挺。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三、马步推掌(霹雳手)

接上式,两脚开立,成马步势,双手臂曲肘提至胸前内旋,双掌于肩前,手心向后,手背向前,放松,同时用鼻缓慢吸气,承上式,双掌平行向前快速推出,意念气达双掌,掌心向前,初练每次七遍,逐渐增至四十九次。
要领同上式。 
四、卧虎劲(阿难拜佛)
接上式,双掌按地与肩同宽,两臂似直非直,略曲,双脚尖着地,伸直。然后双臂缓缓弯曲,身体下沉,同时用鼻吸气,双臂伸直,身体上升。初练九次,逐渐增至八十一次。
注意:伸时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肘要略弯;曲时肩手之间空有拳距离。动作速度要均匀、缓慢,此式不同于俯卧撑,增可是臂力效果显著。
五、操手(罗汉练掌)
将铁砂袋放于比腰略低的地方,身体自然起立,两脚前后站立,大于肩宽,下颊内收,两臂自然下垂,目视砂袋。
以右掌操功示之:
(1)右脚在前,成右弓步。右掌由下向后再向上向前划弧,向下拍击砂袋,掌心朝下,左掌不动,目视右掌,此式为拍掌。
(2)砍掌:与上动同,只是用掌侧击砂袋,拇指一侧朝上。
(3)印掌:与上动同,只是用掌根击袋。
注意:抡臂拍击时手臂要放松,以肩为轴,全身放松,拍击时快速用鼻喷气。左掌同样操场练,只是左脚在前。初练每种掌法拍击十八次左右,逐渐增至四十九次。
操手前后须用中药洗手并按摩,不可轻视。
用药方法如下:
以半斤地骨皮及食盐,加水5斤煎二十分钟即可使用,每付药可用一月。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六、揉球(如意手)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备一石制或铁制的圆球,初练时用十斤左右,用手掌按在墙上转动,待自如后可模仿书法形式在墙上运行,至五十斤时已功力惊人,若用八十斤球能在墙上上下左右随意纵横运行时便大功千成,用于技击,如秦山压顶般,无人能受。

注意事项:
1、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2、不能过度疲劳,但运动量也不能太小,应以第二天不感疲劳为准。
3、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注意加强营养和睡眠。
5、练功有成后,万不可随意出手伤人。
6、早晚各练一遍,第六式没有时间规定,空闲时练习即可。
累了,就出来活动动!

374

主题

0

好友

7064

积分

邻居商家

19#
发表于 2010-11-29 12:53 |只看该作者
纸上谈兵啊?楼主会哪些?
感恩
QQ群:249303338(带着孩子去旅行),欢迎喜欢旅游的家长加入.我们群的目标是,周末近郊游,长假外地游,寒暑假出国游!
淘宝店:http://shop62366514.taobao.com/

73

主题

0

好友

2686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10-11-29 15:15 |只看该作者
向高手学习。

5

主题

0

好友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21#
发表于 2010-11-29 19:23 |只看该作者
有熟悉太极拳的邻居没有,想学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5-5-4 03:49 , Processed in 0.0453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