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4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中国学(汉学)专栏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5 1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排骨鱼 于 2009-8-10 12:08 编辑

我们办的报纸在7月1日创刊了,《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全国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大报。
其中开设了一个专栏叫“海外中国学”,介绍国外中国研究和汉学研究方面的东西,我把文章贴在这里,供对学术有兴趣的朋友们讨论和批评,有高见还可以向我投稿,稿费虽然不高,但国际影响力不小。

第一期(7月1日)

编者按:
国外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始自中国与现代世界碰撞之初,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世界汉学已经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国际学术界在近50年来对现代中国的研究也日益升温,有渐成“显学”之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之际,有学者说现在正是中国学者出国就业的好机会,因为虽然不少学科的投入都在减少,中国研究的教职和经费却在普遍增加。这也许是一句玩笑,但的确从一个角度显示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为了增加读者朋友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现状的了解,也为了提供一个中外学者交流碰撞的平台,本版开辟“海外中国学”专栏,不定期地刊发海外中国学方面的评论,报道最新的学术动态,介绍重要的机构、项目、学者和著作等。
本期我们邀请著名中国学专家、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柏思德对欧洲50年来的中国学发展做一梳理评论。下期我们将回顾美国中国学的发展,敬请读者朋友关注。
欧洲中国学50年

柏思德(Kjeld Erik Brodsgaard)


与普遍的看法相反,欧洲的当代中国研究并不是从传统汉学中自然发展而来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古典研究仍然占据欧洲汉学的主导地位,很少有人关注现、当代中国研究。直到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大学的汉学院系和研究所才开始设置现、当代中国研究教职。如今,当代中国研究的力量越来越强,许多大学的古典研究则处于守势。回顾欧洲中国学的发展,可辨识出清晰的三代。

第一代:争论“阶级斗争”观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影响最大的中国研究学者是法国索邦大学的夏尔•贝特兰(Charles Bettelheim)。他提出的“转型社会”概念使其在70年代关于资本主义如何向社会主义转型的大讨论中赢得了核心历史学家的盛誉。这一阶段的中国研究多采取一种“阶级斗争”视角,英国的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的《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一书认为文化大革命就是为了铲除“所有残余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以确保中国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德国的乔瓦尼•布鲁默(Giovanni Blumer)也是从阶级斗争角度对文革进行研究。然而,“阶级斗争”派仅代表了一种特定的分析路径。杜勉(Jürgen Domes)在《中国的政治社会学》和《中国的政府和政治》等书中提出并发展了一种新观点:即功能/观念集团可能演变成宗派,恰恰是这些集团的存在主宰了中国的政治过程。由于指出了中国政治中存在着不止两个集团,杜勉的观点显然既不同于“两条路线斗争”,也不同于中国官方的自我表述。
    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古典研究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但在伦敦大学的亚非研究院(SOAS),施拉姆(Stuart Schram,后到美国哈佛大学执教)和沃克(Kenneth R. Walker)为当代中国研究提供了平台。施拉姆成为世界一流的毛  泽 东研究专家,沃克则被公认为英国现代中国经济研究的奠基人。他的三位博士生(豪、亚什和诺兰)在现代中国研究领域影响巨大。克里斯托福•豪(Christopher Howe)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发表著述,自然应归于第一代学者之列。

第二代:中国研究的社会科学化
    第二代是指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他们受到了“文化大革命”和随后的“改革开放”过程的影响。毛  泽 东时代之后,中国社会立即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时期,因而前往中国旅行和学习变得比较容易。在中国大学学习的欧洲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这些学生回国后把他们的新观点带入到传统的汉学研究所中。越来越多学习社会科学的学生前往中国学习中文。这一现象进一步促进了基于现代社会科学的中国研究的发展。传统的汉学研究机构开始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大学也最终允许设立当代中国研究机构。当然,仍有一些资深教授不情愿随波逐流。
    第二代学者的研究主题和分析框架都发生了范式性变化。他们超越了中国官方的自我描述,开始质疑第一代学者的基本前提假设。第二代学者拒绝了两条路线斗争的范式,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中国政治在宗派和意识形态上的复杂性。他们重视社会力量和抗议现象,例如1978—1979年的社会运动。他们的研究兴趣还包括中央-地方关系,强调中国政治的空间维度,详细地考察个别省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少数学者则关注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来自中国的许多新统计材料引起了人们对经济研究(包括经济改革的政治学研究)的关注。但是,许多受到第一代学者启发的第二代学者继续强调应系统理解中国的经济问题,而不是仅仅对事件的演变过程进行事实性描述。一些经济学家还对中苏或中印比较研究产生了兴趣;另有一些学者关注具体的部门,例如农业和粮食生产。1978年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后,欧洲学者加大了对中国科学技术以及技术转让和获取方式的研究。瑞典的隆德大学甚至在1978年成立了一个“研究政策研究所”,研究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的科技问题。
    中国外交政策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同两个超级大国和亚洲邻国的关系。与此相关,中国国防机构和国防能力研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已故的杰拉德•西格(Gerald Segal)的著作尤其值得关注,但他从未学习过中文,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他并非第二代学者的代表。80年代末到90年代,对学术研究理论框架和经验基础的关注不断增强。1989年之后,欧洲的许多第二代中国研究学者重新开始关注社会运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关注中国社会的离心力而不是向心力,在1989年苏东阵营瓦解之后,这种倾向变得更加强烈。

第三代:方法论和新议题
    欧洲的第三代当代中国研究学者受过更为严格的方法论训练,他们都学习过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课程,例如社会调查和访谈技巧。他们中的许多人除了曾前往中国进行研究外,还对欧洲和美国的主要研究中心进行长期访问。
    同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研究主题有所变化,但就其规模而言尚不能称之为范式革命。第三代学者并不特别关注宏观经济问题,也不再关心以前所重视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相反,他们开始研究政治机构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或者某些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等较为具体的问题。研究主题还包括干部管理、党的角色、党与新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腐败问题以及各级、各部门政府机构的运作。其他新主题包括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和认同、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海外华人的认同。在欧洲的商学院中,中国研究也开始升温。
    当然,第二代学者仍然活跃在当代中国研究领域里。一些学者继续研究他们原来关心的主题,有些则关注新的研究领域。新的研究主题包括中央——地方的关系、市民社会、私营企业家和私营部门、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机构改革、人口政策和人口学,以及中国与西欧的关系。
欧洲中国学需要“一体化”

    与20年前类似,目前欧洲的中国研究仍然集中在法国、英国、荷兰、德国和北欧国家。欧洲其他国家不仅研究机构分散,而且规模很小,有时只有一两位研究人员,也没有相关的研究项目。通过建设ECAN网络,欧盟委员会致力于把分散的研究机构和个人联合起来。但这并不必然提高研究质量,也不一定会增强欧洲较之美国的中国研究的竞争力。为增强实力,欧盟需要通过启动大型研究项目和吸收新一代学者来刺激当代中国研究。这也可以使欧洲的当代中国研究摆脱成员国资助体系的束缚。国家的小规模资助鼓励学者使用各自的语言进行研究和发表,并导致某种狭隘性。目前,第二代学者仍然主导着欧洲的中国研究,第三代学者正在发展壮大,新的第四代学者尚在若隐若现之际。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9-7-5 10:43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排骨啥时候给大伙赠阅几份,先学习学习。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9-7-5 13:12 |只看该作者
没问题,往家多带几份,谁想看就来拿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09-7-5 13:16 |只看该作者
7月2日:美国的中国学60年

照片说明:沈大伟教授是美国著名的中国研究专家,现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研究项目高级客座研究员等职。

美国的中国研究60年

沈大伟 (David Shambaugh)


    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十分活跃,因为新现象、新资料和新方法不断推动着它的发展。这并不是新现象,因为中国研究需要对中国的内部事件和对外关系做出及时反应。回顾历史,美国的汉学研究可以被分为五个主要时期,我称之为中国学研究的“五代”。
   第一代:精英中心主义
    20世纪50年代,研究资源主要集中于对共产党新中国的研究,包括其制度、领导人和意识形态。美国汉学家们最初致力于研究新中国有哪些因素是“新”的和“共产主义”的、哪些是受到了苏联的影响,哪些是独特的“中国特色”。这种“制度地图”式的研究是美国新中国研究重要的第一步。中国的意识形态、“苏联化”现象、中苏关系恶化以及1955年万隆会议以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都受到密切关注。在中共八大之后,特别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美国学者发现中国政府内部有分裂的迹象,这引起对党内精英政治动态的关注。
    尽管学者们不能进入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仍然尽量运用归纳法来理解和评价中国的事情。南加州大学成为当时中国研究方面的重镇。当然,中国研究也受到演绎法的影响,一些学者将苏联研究中得出的理论框架加之于中国。由于中国当时的封闭状态,美国学者们只能从香港和台湾等地进行远距离研究。他们当时只能用研究苏联的方式研究中国,于是中国研究成了所谓“克里姆林学”(Kremlinology)的一个变种:“北京学”(Pekingology)。资料不足和研究方法的制约导致了一种精英中心(而非社会中心)的视角,中国被视为一个由领袖、纪律和意识形态严格管控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研究态势一直持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
    第二代:三个研究重点
    文化大革命改变了美国学者的研究议程,并导致美国中国研究第二代的兴起。精英政治研究仍然是首要研究重点,但学者们已经开始通过红卫兵小报之类的渠道了解中国内部的派系斗争,抛弃了以往认为精英集团内部是高度同质和团结的传统印象。除此之外,文革运动本身也开始成为第二重要的研究议题。学者们极力试图解释这场动乱揭示出的中国社会的本质因素及其变化。第三个研究热点是作为一个机构和一个内政行为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三个研究重点是第二代中国学的特点,约持续到70年代末。
    第三代:走向微观
    第三代研究从1980年持续到1989年。在这期间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开始允许美国学者到中国实地考察。随着改革开放和中美邦交的正常化,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各种社会部门和各色人等都成为了观察和采访的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个体户、工人、农民、移民、青年人、老年人、知识分子和学生等。这一阶段的研究更新了美国学界对中国制度的看法,也为美国学者提供了关于中国政治决策过程更为完善和实证的知识。学者们也能够采访到一些中层官员和专家,这促进了对中国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的研究。因此,改革过程中很多“神秘”的事物被揭开面纱,这个过程使美国学者认识到中国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更加的多样化和细致化的。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即更加侧重于某个具体地方或部门的精细研究,但是同时却失去了宏观上的总体把握。
    第四代:解放军研究升温
    1989年的事件及其原因和影响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这种前所未有和无法预测的社会运动的本质和示威者本身都吸引了太多学术关注。巧合的是,此时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恰好刚刚被翻译成英文并在欧洲和美国发表,促使很多学者从市民社会发展这一角度来看待1989年事件。9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受到非同寻常的关注,包括它在国内政治中的影响和在1995-1996年台湾海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解放军研究第一次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研究下一个重要子课题。
    第五代:更加全面
    9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中国研究一方面更加关注中国内部的政治经济新变化,另一方面开始关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在1992年邓 小  平 “南巡”之后繁荣起来,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涌现,甚至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这些都成为新的研究对象。1997年到2003年期间的领导人接班问题使精英政治的研究范式在中国学领域再次复兴。然而学者们不再仅仅关注中央政治局,而是开始从制度角度展开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2010年第十八次党代会之际,美国学者们将重点放在中国共产党权力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持久性上面。
    第五代学者的另一个趋势是关注对外关系和军事领域,这是由于中国国际化和解放军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中国的对外双边关系和中国在区域性和国际性组织中的多边行为也引起关注。虽然从事解放军研究的人数仍然不多,这方面的兴趣却在上升。

    趋势: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微观
    后三个阶段的研究展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多样化的中国。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的多样性总体上是好事情,但也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我们的研究越来越微观,结果越来越难以在宏观上进行把握。其后果之一就是美国新一代的汉学家对政策事务不感兴趣,或者说不想成为“公共学者”。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研究工作的微观性质,另一方面也是美国的学术任期制和学者追求学术生涯成功的压力所导致的。
    美国中国研究的变化不仅仅是由于中国本身的复杂性,也由于资料的日益丰富。各级政府的档案资料和文件、对各类人群的采访记录、人类学和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数据、大量的出版物以及网络和电子信息,使现在的汉学家们面临着与五十多年前截然相反的问题——资源的泛滥。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将成为新的挑战。除了中国的新变化和新资源,渐成主流的“学术性”规范也在影响着中国研究的议题设置。学者在研究中经常引入某种分析和解释范式,或者干脆将其他领域的理论范式在中国研究中套用。例如,70年代盛行的利益集团理论和90年代的“市民社会”概念都被用来分析中国。结果,这些范式都未能很好地“适用”于中国的现实,说明这种做法或许具有理论意义,却无法解释现实。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或地区做得都好。我在这里仅简短地回顾了社会科学方面的历史,在历史和人文学方面另有丰富文献。目前一个日益重要的趋势是,中国不再仅仅留给汉学家们去研究——很多来自其它领域和学科的专家现在也对开始中国进行比较研究。此外,大批留学后留在美国的中国学者在过去的30年中也为美国的汉学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总体来说,当代中国学在美国仍然保持着强劲和平衡的发展势头。虽然存在过于微观的研究导向和过分注重理论研究等不足,但是总体来说,美国的汉学研究依然活跃而健康。

沈大伟1.jpg (31.94 KB, 下载次数: 261)

沈大伟1.jpg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158

主题

0

好友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09-7-5 14: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7-5 14:18 编辑

本帖加精,似乎尚早,
既是期刊专栏,更是希望排骨能够坚持转帖...

小永建议很是,也想预定..

42

主题

0

好友

5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6#
发表于 2009-7-6 13:57 |只看该作者
学习,同样希望排骨能够坚持转帖...

241

主题

0

好友

230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09-7-6 14:29 |只看该作者
congratulations!
多伦多地产经纪。我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gunsmoke7911

1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09-7-6 14:57 |只看该作者
3# 排骨鱼


也排队,跟着学习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叫故事,发生在自己的...叫真实

226

主题

0

好友

3787

积分

终极会员

丸走盘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09-7-6 15:22 |只看该作者
我过来读书看报了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518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09-7-6 15:29 |只看该作者
报纸的名头不小啊。。。
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

160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11#
发表于 2009-7-9 17:12 |只看该作者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上联:绿毛龟龟缩半场,横批:国安傻逼。诚征下联。

37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09-7-10 00:01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把,抱着学习的态度!
珍惜眼前  好好过每一天

160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13#
发表于 2009-7-10 12:24 |只看该作者
有范兄这样才学精深的邻居,真是我这等一读书就犯困,胸无点墨之人的幸事啊!
上联:绿毛龟龟缩半场,横批:国安傻逼。诚征下联。

395

主题

0

好友

693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09-7-10 16:45 |只看该作者
有范兄这样才学精深的邻居,真是我这等一读书就犯困,胸无点墨之人的幸事啊!
深海芋头 发表于 2009-7-10 12:24


多来读报学习:

近朱者赤,近墨者有学问哈
求早上的顺风车,往北四环方向的,往天通苑方向,在5号线的任一站点下车就行
七成饱、三分醉~~~~~~~~~

86

主题

0

好友

228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5#
发表于 2009-7-11 14:46 |只看该作者
学习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5-3 11:26 , Processed in 0.1118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