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名叫狼的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关于佛教的帖子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46#
发表于 2009-7-14 18:54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
时常在想, 很多人求神拜佛, 求得平安, 求得能够深入天堂. 但是佛却说: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恍然明白, 原来人人都以为佛在天堂, 但其实不是!
有点混乱, 想不明白.
sandywang 发表于 2009-7-13 10:29

呵呵呵,首先纠正楼上的一点错误,在佛教中,没有天堂这个概念,可能楼主把佛教和基督教搞混了,同时这句话我记得是圣经中的,好象并非是佛教典籍中的
下面再对你提出的问题以我的理解做些探讨:
大乘佛教的最高境界是证得空性,如果不承认空性,那就不是大乘佛教徒,即:万法皆空,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既不在所谓天堂也不在所谓地狱,佛在我们心里,每个人都具有佛性,佛经授纪,每个人都是未来佛,有句俗话叫:一念成佛,其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47#
发表于 2009-8-25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压力(2009-08-19 15:48:30)  
第十二世嘉旺竹巴法王撰

最近与一些朋友聚会时,他们告诉我,由于经济、事业、家庭等等事情,让他们承受很大的压力。出于好奇,我查阅网上字典,看看现代的学者们如何解释压力这个词。字典上如此说:“压力是不能适应改变的结果。”从某个程度上来说,他们出奇地正确。
压力是缺乏弹性与不愿接受现实的结果。换句话说,是出于强烈的执着与期盼。当心中出现期望或盼望时,就会恐惧期望不能成真,也就是说无论你希冀的是什么,都可能无法如愿以偿,于是压力出现了。光是想到这一点,我就感到有压力了。我的一位朋友差点哭了出来,尽管他的事业非常成功,为了维持这份成功,他感到有压力。过去十年他赚了很多钱,现在却要承受许多压力,因为他要十分努力地工作,以维持财富的水平。我猜他刚开始自己的事业时一定这样想:“如果我赚到几百万,就会很快乐,感到心满意足了。”但是当他赚到几百万时,就会想赚几十亿。他为自己订下目标,然后给自己很多压力。当他达到这个目标后,再订下更高的目标,好让自己有借口去制造压力。因此他的内心无法平静,时刻都感到有压力,无法松弛下来。现在他在我面前哭了,因为要尽力去赚那么多钱,他感到无比巨大的压力。
  夫妻之间或人际关系也一样。最近有个老朋友来探望我,她看来十分疲惫,很不快乐。她跟我说,几年前结婚时,对象既有钱有地位,也有名望,还以为找到如意郎君。她认为那真是天赐良缘,现在他们正考虑离婚,因为彼此再也不能容忍对方了。
  问题就在这里,每个人都盼望得到金钱、良伴、事业,认为这就是获得幸福的良方。我问一些朋友,为何他们不再修持四加行?为何要停止日常修行的功课?他们的答案让我震惊:“我的工作和事业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所以再也没有时间修行了。”或是:“等我的事业成功时,我就会再做四加行的修持了。”有些甚至说:“我现在努力工作,好让事业成就并且致富,这样我就能赞助你的事业,所以现在我没有时间修行,以后我会好好的修行。”同时,这些人却不断地告诉我,他们感到很大的压力,情绪焦躁不安。
  有些人甚至对我说:“你不会明白我们的问题,因为你不用上班,所以你没有压力。”这些话不禁让我发笑,如果他们知道我要负责多少人的生活、供养多少儿童、照顾多少又旧又破烂的寺院,就会知道我承受的压力是他们的百倍,甚至千倍。正如我说过,我的业力将我带到此地,现在我要照料的,不单是八百多年的传承,还有随之而来的庞大责任和一堆难题。
问题是如果你没有在灵性上扎根,而不断地向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永远无法摆脱压力。如果你在灵性上扎根,就会了解并掌握活在当下的技巧,这样至少可以让你摆脱压力。
  我的友人和学生表示要努力工作,在经济上有成就,好让他们能支持我的各项事业,他们对我和传承持续的关怀,让我十分感谢和欣赏。但是如果他们为此而停止灵性修持,我会感到不开心。他们设法帮助我和我的事业是出于一份善心,却令我感到抱歉,未能帮助他们获得快乐,而我唯一能够帮助他们的方法,就是透过给予灵性指导并带领他们作灵性修持。
  我也曾多次对自己作一番检视。由于我现在是人身,也会有感受压力的习气。某日,我不断的思量如何为尼众在拉达克及尼泊尔各设一所学校,还有为僧众在拉达克及锡金所设的新学校该做些什么。我不断地思量、担忧和计算。一整天下来,什么也没有做,只是思量、担忧和盘算,让自己感受到很大的压力。那天快结束时,我反省自己一整天做了些什么,得到结果是除了感到担忧和压力之外,什么也没。那一整天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
  让自己承受压力只是浪费时间,而压力实际是杀人于无形。与其将时间浪费于承受压力,不如在感到压力或未能为一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时,让自己松弛下来,修持四加行或上师相应法与禅修。如果你对灵性修持有深入的了解,如果你的心曾经过四加行、千手千眼观音闭关、上师相应法等修持的训练,即使世界坍塌了、即使股市崩溃、即使你的事业失败,你会安然渡过一切。你依然能心无畏惧,有勇气活出丰富资而有意义的人生。如果你选择在事业上从头再来,你不会感到泄气,反而感到鼓舞,更有信心,因为你明白无常的意义,明白人身的可贵,明白业力的运作,明白苦的意义,明白无所执着的意义。你可以毫无压力,获得真正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来自内心,并非依赖外在的环境。
  我希望那些停止修持四加行或其他灵性修持的朋友和学生们,能够再次修持。不间断的灵性修持十分重要,灵性修持是人生真正的支柱,也是快乐的支柱。我可以告诉你,没有灵性修持,你必定会被压力与各种起伏淹没,借着每天正式的灵性修持,可以让你的心灵扎根,这也是应付压力的最佳办法。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48#
发表于 2009-10-29 16:14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看狼羊的回忆时   那么想哭啊
无所事事的猫 发表于 2009-9-16 13:53

是不是我的苦让你想到你的苦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49#
发表于 2009-10-29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0日还去成都和师傅一起放生
北京 发表于 2009-10-14 21:54

随喜功德!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50#
发表于 2009-10-29 16:17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上师的这段开示送给博文妈妈
上师对人生的提示
  人生很辛苦,但抱着美丽的希望很好。希望大家要做一个很好的人,这是比较重要,宗教,只是一个名字,重要的是人性,品德,对生命尊敬,这是最基本的,没有这些就谈不上宗教了。

做一个好人,有家庭的就做一个好父亲、好母亲。再怎么苦,不要把苦放在心上,苦就让它苦,世间最不缺少的就是苦了,不要再去抓着苦不放;苦就让它过去,我们需要更多的希望,勇气和光明,世界才有希望。

人不是随便被生下来放在世界上的垃圾,有没有使命或价值,完全在乎自己。世界太黑暗,我们要做一盏小小的灯,带给人世光明。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51#
发表于 2009-10-29 16:19 |显示全部楼层
莲师心要... ..空行法教



至诚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至诚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至诚顶礼各传承之具德上师!



修持佛法的十种过患:



一、若你不依见而决断,会有做任何事都举棋不定的过患。

二、若你不依修而笃定,会有无法见、修合一的过患。

三、若你不依定而修持,你不能见法界本性。

四、若你不依口诀而成就,你不知如何修行。

五、若你不依灌顶而渐进,你不适合修行佛法。

六、若你不依三昧耶而固基,你会种下入地狱的种子。

七、若你不依学而解脱,你不能尝到佛法的一味。

八、若你不穷究所有根源,无法斩断宗派的门户之见。

九、若你不撮要为一,无法领悟佛法的根本。

十、若你不在智慧上登峰造极,无法见法性。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52#
发表于 2009-10-29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师谈发菩提心
在我们有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来自周边一切的功德,譬如说能够呼吸,也是依赖着草、树木制造氧气。

菩提心需要慢慢修练,不是一下就发得出来,有其修习的次第(如自他交换,自他平等很多方法)。

菩提心主要的根是悲悯的心,例如说这个世间,自然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的破坏,苦难从此而生,所有的生命都希望能够生存,在艰难的环境中植物也要奋力的长出来。但人类却在破坏生存的环境,所以我们要有悲悯的心,包括无情的大地、森林、河川,小到极微的虫子,因此我们对有情、无情的一切都要有着悲心。

有时候,我们好心帮助有情众生,他们不一定领情,甚至对你不好,还找你麻烦,我们心里会不舒服,但你看看周遭的自然环境那些美丽的山川景色、花草树木,它们就一直在那里,永远也不舍弃给我们美好的环境。所以我们要思维发愿,让有情、无情众生都得到快乐,愿所有的众生,能离苦得乐,得到最究竟的安乐。

发愿,发一个菩提心,就有比天还大的福德。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53#
发表于 2009-10-29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实修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在密勒日巴的十万首道歌当中,其中有一首是在讲述安静的地方。他说,就是在这样安静的地方,过去所有的菩萨找到了他们所要找的东西,也就在这样的地方,不须要太费力,三摩地很自然便会生起。

把我所有在印度、不丹、西藏的佛学院加起来,也许有超过1500位学生在学习佛教哲学。不过我开始感到有点疑惑,我是不是在以所有这些佛教研究提供大家一种对佛法的渴望?这样做是否真的让大家真正接触佛法?

我佛学院里的学生僧众可以直接在心里默诵许多经论,我可以说学院里有超过一半以上非常好、非常优秀的学生和学者,我的三个佛学院里也已经培养出大约超过100位堪布,其中有许多堪布也到其他教派传承的佛学院去,甚至去教书。

但是如果问我这当中有几位真正的佛法修行者,那我就要好好想一想才能回答了。这里头也许有学者、有僧众,但是有没有真正实修佛法的修行者呢?我有点怀疑。

事实上,许多僧众、学者、堪布的自我很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学者,同时因为有了些许的佛学知识,他们反而失去了最纯真、最原初的(对于佛学的)虔诚心。对于所有精神上的修行,不论是持咒、打坐或是绕塔、建舍利塔等等,他们都会说:“噢,所有一切都是空性,所以不需要这些。”之类的话,他们变得很会谈这些。

举个例子,很多学者就像这样:假设我们从来没有去过菩提迦耶,许多的学者会去研究菩提迦耶,他们会研读有关菩提迦耶的一切,所以他们知道菩提迦耶的形状、尺寸、距离、大小等等,他们很懂,但是他们从来没去过那里,不仅从来没去过,他们甚至不会想去。

但是有些佛法的修行者,他们或许不是学者,他们没有去研读菩提迦耶,对他们而言,他们会想:“噢!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我只有一个长假,我不可能花六天时间去研究菩提迦耶的资料,我只要直接买机票去那里就好了。”

修行者也许没有那么丰富的学识,但是他们修行,所以就直接去了。没错,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资讯,所以他们在路上会遇到一些曲折,不过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正在往道上行走。

这些实修者他们知道自己是不足的,他们会犯错,但他们会从这些错误当中学习,然后总有一天他们会到达目的地。而那些学者却还在继续研读书本。

当然,若对这一切完全一无所知,先有些资讯是很重要的。研读是好的,尝试学术研究或学习批判也是很好的,不过,从事学术研究或学习批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要找到修行的道,然后实际的去修行。

西藏有四个教派传承,虽然这样的分法不是很精确,但我认为萨迦派与格鲁派是比较学院倾向的,而宁玛派与噶举派是比较倾向实修的。他们彼此之间常互相开玩笑,有时候那些玩笑开得满认真的。我有些萨迦派的朋友说:“如果只是修行却不研读,就像四肢残障却试着要攀岩一样。”我回答他们:“但是你知道,典型的格鲁巴,他们试着去拥有一千只手臂却从来不去攀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必须强调,在现今这个末法时代里,决定要直接去菩提迦耶的人是很少有的。第一,佛学在现在是比较式微的,特别是用研究的方式来看待佛法,接近佛法─那种“佛法文化”,现在也许还存在许多那种从文化上产生的佛教徒,而真正学习佛法的佛教徒可能越来越少了。

更糟糕的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就像白天里的星星一样,他们就在那里,但我们就是看不到。所以修行真的是非常重要,加上我们其中很多人其实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这些人当中,有些正处在由山顶开始慢慢往山下走的状态,如果我可以活在地球上90年,那么一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很宝贵的,所以将自己的精力跟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在修行上非常值得敬佩,也是我们大家应该非常渴望以此为志的。我们应该要这样祈请。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54#
发表于 2010-1-5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感到很悲伤无助,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到菩。提。迦。耶,在大。正。觉。塔下,在佛陀成佛的大菩提树下听从您的教导和指引,我这愚笨的弟子,被无明的烦恼和业障围绕着,上师啊,遥远的您是否已经感知到弟子的急切的心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55#
发表于 2010-1-5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u/1224913693,共享一位师兄的博客,希望有缘人能在上面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133

主题

0

好友

358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56#
发表于 2010-3-5 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明察而非盲目的皈依
   上师教授《三戒律》课程上的开示  
时间:2009年12月6日



法王首先强调了解所皈依之对象的重要性,并且详述了声闻乘、大乘、与金刚乘各自对三宝的界定。法王接着讨论到恐惧与信心是令人皈依三宝的因。法王说道,促使我们寻求皈依的那种恐惧,基本上是对痛苦的恐惧;但是,每个人对痛苦的理解各异,能令人生畏的痛苦也多样。而各式的痛苦则能导致不同根器的各乘行人皈依三宝,对此法王善巧地给予了详述。例如,在《菩提道次第广论》(lam rim)中将修行者分为上、中、下三种根器;其中,最劣的下根器行人,是出于对来生的痛苦,尤其是对堕入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及地狱道)的恐惧,而寻求皈依的。法王说,为了生起对三宝的真诚皈依之心,我们至少也需要为堕入恶道所面临的痛苦而感到担忧。



法王指出,但如今有许多人,虽选择了佛法之道,但仍对前世和来生的存在甚感怀疑。若是不相信有来世,也就自然很难生起对堕入三恶道的真正担忧。而事实上,许多人也不太相信三恶道的存在。若只是畏惧今生的痛苦,而不畏惧来世的痛苦的话,我们所有的行为将不可避免的只为今生着想,而对佛法的修持也很可能受世间八法所驱使,若是如此,我们的修持是否够格称为是佛法的修持都值得怀疑。因为,正如法王所指出的,皈依的八种利益中的首要利益是,皈依之后,即入佛家成为佛弟子。但是这里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不具足最基本的下根行人的皈依之因——对来世的担忧,那他是否够格被称为一个佛弟子呢?



因此,修持皈依的最低要求是,我们不能只关心今生,而是必须奠基于对来世痛苦的担忧。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扪心自问:是否对来世的存在有基本的确信?是否对恶道的痛苦心怀畏惧?等等这些能够真诚皈依三宝的因。在说到这段话时,法王的目光来回地注视着外国弟子的座位区,而许多的这些弟子经常会将法王如此的开示,视为是直接针对他们个人的建议。



法王补充说,虽然许多自认为是佛教徒的人尚未达到下根行者的层次,但佛法本身却能随值遇佛法的众生根器而予以教化,依众生希翼进步的意愿而应机摄受扶持。



法王进一步讨论了领受皈依的方法,强调皈依并非是接受一个外来的东西,像是我们去拜见上师,然后他给我们一个「皈依」那样;而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一个追求自身的解脱与成就遍知的决定。



法王接着以一个容器的形象来比喻领受法教的方法。一个堪受法教的行者,就好比是一只无漏、无垢、不受倒置的容器。这是一个许多修行者都很熟悉的比喻,但是法王信手拈来,将它讲得鲜活意新——这是法王开示风格的又一独特之处。此时,法王给在场的听众安置了一项功课:检视自心是否是堪受清净法教的法器。法王指出,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地净除自心的障垢、调伏自心,并确保自心如正置的法器,得以接受和保存所领受的法教。



法王谈到,如果抱着随便的态度听闻具德上师的开示,仿佛参加稀松平常的日常活动一样,这即是我们不够重视佛法的一个表现。而如果仅仅坐在那里,满不在乎的伸出自己的盘子,来者不拒地通通收下,也是不够的。听闻佛法时,我们应满怀饥渴,热切的举起自心的空钵,来领受清净法教的甘露。



法王接着将主题切换到佛法哲学见地的学习。法王告诫说,对我们各人追随的教派,不要养成教派分别或固执己见的态度。为使佛法真正成为有情众生的利益和安乐之源,各教派间的内在和谐是必不可少的。法王说到,他本人既然被授予噶玛巴的名号,便担负着存续某一特定传承的特定责任。但法王也认为,学习其他教派的见地并加以比较,是十分重要的。总的来说,法王敦促在座的众人,除了对自身教派的学习之外,也应至少学习另一个教派的见地,以获得两个教派之间见地的对比了解。



法王指出,总的来说,我们所有闻、思、修等活动,应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和安乐,而非为了使自己成为学者,或赢得博学的美誉。我们积累的知识,不应成为美化自己的饰物,或是为了显示自己比他人多闻而获得赞美。正如当我们得到一块宝石时,我们的心愿应为:将宝石供养给他人,来庄严美化他们。因此,我们学习的目的,应是和他人分享我们的收获。



法王直指人心的说到,他近来的想法是:在其本质上,皈依需要我们的睁眼明察。需要我们看清现实,并在环顾四周时,能直接看到他人的苦与乐。需要睁开我们的肉眼与慧眼,清晰地去看到痛苦是如何产生的。有了信心,自信和睁大的双眼,当我们看到痛苦而发愿采取行动改善情况时,我们方能全心地皈依。如果我们只是闭着眼睛、重复念诵着制式的皈依文,那么,不过是从一个无明走向另一个无明,从一处黑暗走向另一处黑暗罢了。
纵然必须受苦,也要苦的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5-9 10:32 , Processed in 0.0508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