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unsmok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有幻灭才不会真正幻灭 -黄集伟一周语文 2012年6月4更2新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0

好友

151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
发表于 2011-9-17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曾经无意中翻到一本书,随手翻动了几页便不能放下,索性一气全部读完。它就是《最好不相见》。读罢上面这句诗,略有同感。

119

主题

0

好友

151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1-11-25 04:1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莲步青云 于 2011-11-27 01:04 编辑

的确很感动。当时是在电视里看到的。只听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说,我知道你是谁,我记得你。泪如泉涌。 在美国前几年也出了个著名的案子,就是在我这个城市。中国夫妇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孩子,就把她寄养在美国夫妇家里,三番四次的接回又送走。这位中国父亲因为涉嫌性侵犯入狱。后来美国夫妇决定正式收养这个中国女孩。但是中国夫妇坚决反对。最后打到法庭,还是判给了中国夫妇。在当时引起轰动。因为法官的判案颇有争议,与这个案子相比,小女孩更应该归属美国夫妇。

在这个剧集中,美国黑人女法官说,我是一个收养儿,我的养父母是白人,他们和我的亲生父母一样。所以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并不影响我将来读大学,并取得个人成就。但是我也是一个母亲,有谁夺走我的女儿,我坚决会把官司打到底。

尽管如此,她还是把孩子判给了美国夫妇。相比之下,这对中国夫妇很亏。因为在独生子女制度的强制下,他们才失去这个女儿的。

119

主题

0

好友

151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2-2-3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病态的心理成为堂而皇之的裁判者】

这样的问题行为模式必将不断重演,这是心理学所说的强迫性重复:我们至少已经看到三次重复了。当然这是理论分析,但心理学的理论来自生活,来自临床经验。如果希望改变,需要系统精神分析。”

gunsmoke 发表于 2012-2-2 12:42


系统精神分析也未必能解决他的问题。光鲜、耀眼、虚妄的‘环境’的反复强化,已经完全内化为他身心的一部分。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电视台需要这样的‘人才’。至少大家现在都知道他的节目了。

119

主题

0

好友

151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2-4-24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超译】--作者说得很多,但译文中只留下读者最想听的。作者说得很晦涩,但译文中一律改成大白话


这很难说就符合作者原意或者真实表达文章意图。译者怎么就一定知晓读者最想听什么呢?原作者说的多或许有他的用意呢?比如,搞教育的人推崇皮亚杰,却恨他的书,都说衔接不当,词不达意,很难读懂。其实殊不知大家批评的都是他的英译本,而他原文是法文所著。

晦涩亦是一种风格,仿佛鲁迅的文字,译成大白话,就毫无意趣和某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5-9 17:28 , Processed in 0.0545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