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肥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24小时》到火烧圆明园的真相(转)(精品讨论贴)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0

好友

317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6#
发表于 2009-1-22 22:56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的理解是楼主在首帖中通篇是转的,自己一个字儿都没写。楼主?不知是不是这样啊?

19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
发表于 2009-1-22 22: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羊 于 2009-1-22 23:02 编辑

居然把久违了的主任引出山,甚为惊喜,本贴功德无量啊。

承蒙各位赋予本帖“最有讨论意义”和“著名的帖子”的字眼,作为转帖者甚感欣慰,我个人认为无论转帖文章的观点和立意如何,能够吸引上百个跟帖上千的点击,汇集了大量的原创文字,在文字中不乏理性的辩论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由此,更感到有申请加精的必要,这个精华不是送给转帖者和转帖的文章,而是送给所有参与讨论的朋友,感谢他们。在此,请管理员和版主审议。
足球,世界上最美妙的闲事。

19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8#
发表于 2009-1-22 23: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的理解是楼主在首帖中通篇是转的,自己一个字儿都没写。楼主?不知是不是这样啊?
六月天 发表于 2009-1-22 22:56


是这样的,所以我说没有观点。
足球,世界上最美妙的闲事。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39#
发表于 2009-1-22 23:03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引导我们的观点就是:
圆明园被烧,是我们当年“野蛮”的违反了国际惯例

我认为这个观点的阴险在于:
1 把圆明园被烧的深层次历史原因通过一个“新鲜”历史考证转移到一个浅薄的事件上。
2 把圆明园被烧的责任从外国侵略者身上通过一个“新鲜”历史考证转嫁到了中国身上。
3 通过一个“新鲜”历史考证引导中国接受“不遵守国际惯例”就会被伤害。
4 通过一个“新鲜”历史考证引导中国接受“遵守国际惯例”就不会被伤害。
5 这点是我臆测的。让中国人接受“国际惯例”概念后,就用他们制定的“国际惯例”来钳制中国。而这些所谓的“国际惯例”则不一定是广为大家接受的道德,而可能是弱肉强食的准则。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0#
发表于 2009-1-22 23:17 |只看该作者
国际惯例和道德准则范围是不同的
二者可能有交集,但绝不是一个概念
而且国际惯例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的概念,这个国际到底国际到什么程度,包括了哪些“国”,是谁的习“惯”,或者说是对谁有利的“例”。
即便是有绝对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是不是只要遵守了就无忧,只要违反了就要受到惩罚?

人道的对待战俘或者说敌方谈判人员既是国际惯例也是道德准则。
这种论证是不对的:
样本空间A与B有交集;事件P既属于A,又属于B,既属于A与B的交集;
非P就是排斥A;因此也是排斥B;
凡是排斥A的就是排斥B;
凡是排斥B的就是排斥A。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1#
发表于 2009-1-22 23:23 |只看该作者
为了让我们接受“国际惯例”,作者巧妙的把国际惯例和道德甚至包括“人权”等统一成了一个概念。借大家对违反道德和人道的反感来接受“国际惯例”。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2#
发表于 2009-1-22 23:27 |只看该作者
等我们根深蒂固的接受了“国际惯例”概念以后
他们就可以借着他们对“国际惯例”标准的垄断和我们对多年来某些限制的反感
潜移默化的用他们穿着“惯例”外衣但却是有利于他们的标准来不断的蚕食我们的权益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3#
发表于 2009-1-22 23: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y77 于 2009-1-23 00:08 编辑

这篇文章没有直接反对军事斗争
但我个人却感觉到其隐含着军事斗争失败、我们又违反了什么什么,结果就这样了这种逻辑。

这样,很容易让人把军事失利和后面被引导的那些厌恶联系起来并被放大,从而让人对军事斗争产生厌恶,而对军事斗争失去信心。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44#
发表于 2009-1-22 23:35 |只看该作者



韬光养晦呗
冷玉沉音 发表于 2009-1-22 22:39

韬光养晦,修身养性, 厚积薄发, 主任简直就是我等的楷模呀!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5#
发表于 2009-1-22 23:36 |只看该作者
一个放弃了军事实力并且被别人标准左右的国家
除了成为殖民地还有什么更好的归宿?
她的人民除了被掠夺还有什么选择?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6#
发表于 2009-1-22 23:37 |只看该作者
以上就是我对主楼文章动机的部分个人理解。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7#
发表于 2009-1-22 23:55 |只看该作者
居然把久违了的主任引出山,甚为惊喜,本贴功德无量啊。

由此,更感到有申请加精的必要,这个精华不是送给转帖者和转帖的文章,而是送给所有参与讨论的朋友,感谢他们。在此,请管理员和版主审议。肥羊 发表于 2009-1-22 22:57

主任的出山真是个超乎热烈讨论本身的收获

加精这个问题吧
操作倒是很简单,不过好像设置上没有对回帖的加精,而且回帖其实都是大家不断的表达,而不是各自一篇文章。
所以不好处理。

不过,必须感谢肥羊的这个引子,必须有所突出,我想想啊。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8#
发表于 2009-1-22 23:59 |只看该作者
题目我做了个说明
另外,加精的接受者属于肥羊
实至名归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60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149#
发表于 2009-1-23 00:11 |只看该作者
有人认为:“当时的情况是,欧洲新兴国家出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需求海外扩张和殖民地掠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人家到亚洲、非洲、美洲来就是干这件事的,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有武力抢劫,有政治吞并,有经济突破等等等等。”看来这位中学历史和政治学的很好啊,不过,头脑中的资源似乎也仅仅是中学教科学。
不知辩论还继续否,刚刚看到这个帖子。最近工作忙碌得很,跟随各路领导看望老同志,今天去阜外心血管医院看了刚刚做了手术的韩美林,他的年轻夫人给我看了医疗组专家名单,可以说是中国的梦之队,看看他的高干病房的各种设备,看着他那一幅得意洋洋的既得利益者嘴脸,我所想起的,是不久前刚从新闻里看到的一位老人犯下抢劫罪,原因是他想到监狱中去养病、养老。
上联:绿毛龟龟缩半场,横批:国安傻逼。诚征下联。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50#
发表于 2009-1-23 00:21 |只看该作者
有人认为:“当时的情况是,欧洲新兴国家出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需求海外扩张和殖民地掠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人家到亚洲、非洲、美洲来就是干这件事的,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有武力抢劫,有政治吞并,有经济突破 ...
深海芋头 发表于 2009-1-23 00:11

你说的社会问题,和你对社会问题的个人态度
我说的是针对某些问题和现象的个人理解和分析

如果你想讲具体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可能讲完,而且永远不可能讲完。
一个问题解决,多个问题产生了;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产生了。
从前现在一个样,中国外国一个样。

所以,请最好明确的亮出你的观点和个人论证过程。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14 01:21 , Processed in 0.0563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