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做文学先得懒--难道懒惰的我最适合做文学?

[复制链接]

34

主题

0

好友

175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
发表于 2006-1-11 18:25 |只看该作者
大勤若懒
你千万别上当

9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
发表于 2006-1-11 18:32 |只看该作者
我倒不会上当的,只是为自己的懒惰找点借口而已.

据说所有的发明都是懒人们为了便宜自己从而发明出来服务公众的,懒人们功不可没啊
言语吗?如风而过~~~~~~~~~流言,听不听由你啊

9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3#
发表于 2006-1-13 15:51 |只看该作者
索性再懒一回转个八卦文章:

有知识的人都笑俺:为什么那么八?为此,还做过一个大策划,登在杂志上,题目直指人心:俺们为什么这么八?

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结果,为什么这么八,天性吧!为什么这么八?需要吧!为什么这么八?混口饭吃吧!为什么这么八?打发无聊生命的必然吧!

沈老师在一次饭局上把这个上升到一个理科高度:八就是信息交流,是获取信息的一个人际通道,当智商高的人们把八卦上升到信息战的高度时,俺们这些智商较低的人都笑了.

造反有理,八卦无罪.

有了这个真理撑腰,于一切人生都在八卦处寻找.

看任何书都能找到八卦,找到八卦之后,非常开心,因为离信息又近了一步.

最近看N多人推崇不已的<半世为人>,呵,原来走上神坛的星星诗会就是介么回事,若干人等有介么复杂的关系,呵呵.

万象八徐志摩八胡适八各种风流人物已是小到毛皮,俺最近看到的最八的八卦是八萧红是不是爱上鲁迅,以及鲁迅先生是否和日记里提到的某某小姐有一段情?把神人从高高的台子拉下来,称兄道弟一番:唔,原来兄弟你也有这等癖好,哈哈哈哈哈哈
言语吗?如风而过~~~~~~~~~流言,听不听由你啊

9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4#
发表于 2006-1-13 15:53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上看到偶像陈彻的剥壳,八得把俺震得掉到的地下,试摘录如下:

“厕所里一本王朔的《无知者无畏》我翻好几遍了。王朔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倒塌后又再树立的偶像。倒塌是因为有段时间发现他的所有小说都“借鉴”国外名家小说的架构、故事,他很会抄也很敢抄。发现了这个之后我陆续又找到了余华和苏童、刘震云等人抄袭的路数。当时我很灰心,觉得中国文坛没希望了。但后来王朔脸皮厚厚地又出来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要抄就捡远的抄;只要抄得巧,文章一样好。过了很愤怒的那段时间,我再看一遍他的小说,真格的,小说还是好,甚至比原著好。王朔聪明,聪明人干什么事都比一般人强。王小波也抄,他的《青铜时代》一本小说全都脱胎自《暗店街》,可是比《暗店街》好看多了。这俩人都是聪明人,都抄《暗店街》。《暗店街》有什么好呢,被这两个聪明人抄来抄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肯定在某个地方偷笑。这本书我看好几遍了,真不觉得有啥好,可能他们那个年代也看不到更好的小说。”

啊,原来俺们喜欢的作家全是抄人家,那末,即是,郭敬明等都不必羞愧了,因为本来大家都是抄来抄去,大师们都抄,偶们不抄,更待何时?

本着八的一惯原则: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俺今天沉浸在惊爆大八卦之后喜悦与悲伤之中,介改变了俺的人生态度.

八卦无所不在,

你我都觉很HIGH.
言语吗?如风而过~~~~~~~~~流言,听不听由你啊

9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5#
发表于 2006-1-13 15:55 |只看该作者
2006年元月7日那天晚上,我想问莫言老师一句话:你的屁股疼了吗,但因为当时人太多,大家又等着“自助”,就没有开这个玩笑。
屁股与臀是一个意思。1997年,莫言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了大家文学奖,拿走了1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但我想问莫言老师的屁股是否肿了疼了,与这个“肥臀”无关,而是因为两位著名评论家张颐武和陈晓明!

毫无疑问,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成了北京书交会的一个亮点,所以出版此书的作家社赶在书交会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晚上,举行新书发布。莫言老师早早就到了会场,坐在那享受香烟带给他的快感。然而,在发布会正式开始后,莫言的快感我想达到了一个极限,张颐武和陈晓明当着莫言的面“吹”了起来——

张颐武:《生死疲劳》中,有一种非常凶狠的力量,可以说凶狠得很美丽,也可以说美丽得凶狠。看起来很爽,也很好玩。这些年来,莫言一直锲而不舍地进行创新,我觉得他是跑得最长、最有韧性的一位作家。《生死疲劳》让我感到莫言越来越凶猛,已经达到凶猛的顶峰。

陈晓明:《生死疲劳》将魔幻手法与世界观融和在一起,中国的2000年来的文学创作水平到这里达到最高。我认为,由于这两年阎连科的《受活》、贾平凹的《秦腔》和这部《生死疲劳》的出现,表明汉语言文学已经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高度。虽读此书浑身会感到一阵抽搐,直冒冷汗,却是莫言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张将莫言推到凶猛的高峰,稍后发言的陈晓明则索性把莫言推向了世界的高峰。莫言的新书《生死疲劳》还没有正式出版,发布会上,大家只看到了两本切割完成还未装订的样书。在这样情况下,两位大评论家就预言,《生死疲劳》如何如何,是不是有点过了?是不是把莫言老师的屁股都拍肿了呢?所以我想问莫言老师,你的屁股疼了吗?
言语吗?如风而过~~~~~~~~~流言,听不听由你啊

9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6#
发表于 2006-1-13 15:57 |只看该作者
请评论家到场是装点场面的需要,说点好词好语是应该的,不然主人会觉得难堪,但如果把话说过了头,也是对主人的不尊重,记者们不是都看到了吗,当时正在抽香烟的莫言也现尴尬之表情了,有点不好意思了。张、陈二位的“浮夸声”,还让在场的媒体记者也在吃吃地笑。我当时的感觉,套用一下陈的话来说,真的是“浑身会感到一阵抽搐,直冒冷汗”。

莫言自己是怎么谈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的?他说,写这本书用时非常短,觉得惭愧。原来他仅中40多天就完成了这部长达55万字的小说。这是他弃用电脑改手写后的作品,觉得畅快。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小说正是通过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会农村的变革。小说内容虽十分写实,但使用的却是“轮回”这个极具东方魔幻的框架。

之所以这么写,莫言说,中国的乡土文学不乏经典之作,如果传统地创作,想写出新意很困难,所以我改换了观察事物的角度,希望能给古老的乡土文学带来新鲜。但是,整部小说充斥着六道轮回,当时就有记者问是否有迷信的色彩,莫言说小说会有许多假意性,如果将这些超现实的假定性都以“迷信”处理,那么一半以上的小说会被扣上“迷信”的帽子。

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刚在母亲的子宫口还没有完全生出来的作品,我们的两大评论家就断言,他是“高峰”。这让我想起了乡下接生婆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孩子有官相,将来长大了有出息,大富大贵”,产妇因为这话听了忘记生产时的巨痛,为自己生了龙子而兴奋。而接生婆也讨得了主人的欢喜,多拿到了两个红鸡蛋和一吊喜钱。



据图片观之:莫言当时笑了,是否觉得张、陈的“按摩”很舒服?

有一位作家在开过作品研讨会后私下告诉我,评论家的语言是不能相信的,为什么?那些话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就如乡下产妇的口舌,不过是“喜话”。这一点,我想莫言老师比我还清楚。不然,在他的《红高粱》之后能有《丰乳肥臀》,《丰乳肥臀》之后能有《檀香刑》,《檀香刑》之后能有《四十一炮》、《四十一炮》之后能有《生死疲劳》?因为,在他的每一部新作诞生后,总会有评论家将其称产“巅峰之作”。面对奉承,莫言老师能在屁股被拍肿拍疼之后,有一种清醒,这是文学大师的聪明之处——你放你的屁,我写我的书!
言语吗?如风而过~~~~~~~~~流言,听不听由你啊

158

主题

0

好友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06-1-19 12:11 |只看该作者
LZ主题的因果关系恐怕不能成立

不然新城肯定成了文联宿舍了

20

主题

0

好友

605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06-1-19 12:46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引用玉儿于2006-01-19 12:11发表的:
LZ主题的因果关系恐怕不能成立

不然新城肯定成了文联宿舍了

呵呵,希望书院成文联大楼呢!

196

主题

0

好友

534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06-1-28 10:37 |只看该作者
对了 当年俺的语文考试总是在110分左右徘徊(满分150) 有一次中午被人灌了2锅头 结果就考了130多分

9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10#
发表于 2006-1-11 18: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看看人家老村写得,于我心有戚戚焉:

    常在一些冠冕堂皇的文章里,看到那些知名的文人都那么的勤快,说他们如何的呕心沥血,说如何的笔耕不

辍,如何的奋笔疾书。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都是对的。但还有一条,也许他们不大明白。也就是说,越是那些真

正的文人,私下越有些怪异,譬如说懒惰。地道的文人其实都是极懒惰的人,特别是优秀的文人,都有着懒惰的

癖好。文人懒惰这方面,最过分的当属魏晋时期的无疑。那一时期的文人,极其讲究个人的闲适和散漫。身体经

年不沐浴,衣服经年不换洗,走到哪卧哪,每每谈诗论文,谈着谈着,不经意便从怀里摸出一把鲜活的虱子,放

在坐下的席子上,啪啪啪地摁着听响声,此所谓扪虱夜谈,是一种极其高级文雅的享受,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
 

   这也是说,在真正的文人那里,懒惰的程度,也经常是衡量他(她)优秀与否的准绳。懒至极,则文章至

极。不懒是做不好文章的。那些洁衣素行、谨小慎微的君子,很难想象能写出什么自在的文字。而魏晋时期的文

人,文章写得何等的好啊。现在文人与他们相比,简直是太差劲了。因为我们不敢想象,当今一位什么作家能在

千人的作家大会上当众扪出一把虱子来。所以,仅这一点,便使人不得不对当今作家的水准产生很大的疑问。更

何况当今的作家,有的人居然被评为劳模。虽被评为劳模也没什么奇怪,只是说明他写得多、写的好。但从另外

的角度,像是给马的脖颈上搭上了牛的驾栲。或者说这种作家干脆就是牛,由人鞭打驱使。它辛勤劳动的目的,

无外乎夜间槽头那把子干草。这和真正的文人品质是大相径庭的事情。虽然鲁迅先生将自己也比作过牛,因为这

还受到不少褒扬。但是你分析他的写作,却一丁点没有牛的影子。他曾将自己比作“孤狼”。这一比才符合了他

狂放不羁、立足民间的斗士精神。
 
   所以说,好文章不单是靠勤奋就能写得出来。相反的是,好文章是自由性情的产物。在许多的时候,它就在

你心里死磨活磨,像得了肺痨的病人一样,终日闲闲地想,懒懒地等,搜索各式稀有的药物与补品,当然对文人

来说是知识,不断的调养,结果仍然不见好转,终于一日自己抗不住了,一团鲜血喷口而出。这便是文人的懒,

即在另外的层次上还有一种意义:那就是面对世俗一些看上去紧要的东西,不上心,不伺候,一种骨头里的自信

和孤傲。
言语吗?如风而过~~~~~~~~~流言,听不听由你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16 19:18 , Processed in 0.0578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