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晚新闻联播——用爱心点亮(贵州)山区的支边教师徐本禹(3分59秒)

[复制链接]

304

主题

0

好友

4143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2 08: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http://www2.tianyaclub.com/new/P ... o04&flag=1&
昨晚吃饭的时候发现新闻联播正在播放上面链接中的徐本禹的事情。
才知道他是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新闻联播视频地址:mms://winmedia.cctv.com.cn/xinwe ... _300_20050421_3.wmv

用爱心点亮山区的支边教师徐本禹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徐本禹,放弃公费读研究生的机会,远赴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用他的坚韧、顽强、爱心和奉献,铺就了山区孩子的求学路。

    
这里是徐本禹支教的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水村大石小学。这幢简陋的木楼、这个靠墙搭建的帆布棚,再加上远处的厕所就是学校全部的设施了。

  徐本禹第一次来到贵州山区,是2002年7月的大三暑假。当时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贵州山区教育的文章,让他有了到山里看看的念头。

  徐本禹:没想到会有这么差的一个地方,当时没有水没有电,吃水都非常困难,而且当地的卫生条件也很差,吃着吃着饭有时候能看到虫子和苍蝇和虫子在饭里面。

  就这样,徐本禹上了23天课。在离开的那一天,全校师生送他到了三公里外的地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2003年夏天,徐本禹回来了,还带来了7名同学。山里的孩子高兴极了,但孩子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徐老师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生活拮据的农民家庭里,他的大学学业是靠特困生补助、奖学金和自己勤工俭学完成的。读研曾经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而在来贵州之前,徐本禹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分考取的公费研究生。

  徐本禹:虽然我没有钱,但是我有我的知识,我来用我的知识帮这边的孩子。

  由于条件简陋和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徐本禹的同学一个一个陆续回去了,唯有他坚持了下来。

  徐本禹:自己虽然是一个男孩子啊,但是也曾经哭过,就是说找不到一种倾诉的对象,这时我拿出我的同学的照片,一遍一遍地看,我想只有这时候,我心里才会好受一些。

  徐本禹每月只有500元的志愿者生活补贴,就这点钱,他也经常拿出来帮助村里的孩子。每到课余或周末,他都要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动员那些旷课或辍学的孩子回到课堂上去,拿出自己的钱给孩子们买文具交书费。

  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校长 王成范:我们学校他没来以前只有100人左右,117人,他来了以后,辍学的孩子还有邻村的孩子都来了。现在205个。

  因为别人帮了我,我也要帮别人,在徐本禹看来,这个理由足以让自己决定方向。在他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话: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

  正是这种对社会无私的回报和奉献,对山里孩子们无尽的爱,让徐本禹当选为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委会在颁奖辞里这样写道: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责编:陈卓

a.jpg (57 KB, 下载次数: 21)

a.jpg

b.jpg (81 KB, 下载次数: 5)

b.jpg

1.jpg (66 KB, 下载次数: 6)

1.jpg

2.jpg (59 KB, 下载次数: 5)

2.jpg

3.jpg (63 KB, 下载次数: 8)

3.jpg

4.jpg (55 KB, 下载次数: 6)

4.jpg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5-8-26 15:26 , Processed in 0.0527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