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肥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24小时》到火烧圆明园的真相(转)(精品讨论贴)

[复制链接]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46#
发表于 2009-2-1 11:03 |只看该作者
呵呵,说到别有用心的,是中国人多,还是外国人多,我想稍稍回顾一下最近的历史时期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

其实,不用跑档案馆,也没必要去看书,通过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的亲身经历,亲口叙述,就能大概瞥见那段历史的真实面目。但我不知道这样的亲历者的口述资料是否符合BOY所说的论据真实有效的选择原则。

下面就从我自己的家庭经历说起吧。从小就听妈妈讲过,她怀我的时候,挺着大肚子,是在枪林弹雨中上下班的。第一次听到时,我几乎不敢相信。爸爸说那时的文革武斗,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棍棒厮杀,而是两派街头对垒的互相射杀,武器是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我们楼邻居中胆子大的孩子都喜欢守在枪手旁等着拾捡枪响后弹出来的子弹壳。妈妈亲眼见过一枪手瞄准楼上的目标,枪声响起对方应声中弹跌落地上,那沉闷的尸体落地声令人心悸。妈妈说后来实在没法子上班了,就都躲在家里。大夏天的,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大楼之间紧密的对射枪声,间或还有手榴弹的爆炸声。

文革武斗对垒的双方都是学生和工人,他们互相之间素昧平生,无冤无仇。那么究竟是什么可以让他们如此对立?其实他们就是被鼓动起来的“革命群众”,对立的双方都自称“誓死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我出生和长大的楼是伪满时期的日式建筑,(这样的建筑在东北的城市很常见)正对面的大楼和大院曾是日军驻扎地,后来又成为国民党60军军部,再后来就是解放军81021部队的所在地(说出了部队番号算不算泄漏国家机密啊?不过好在这几年部队早就搬家了,原来的院子和楼都给了电业局)。小时候跟父母出去散步遛弯时,爸爸经常指着部队院墙上密集的弹孔给我看,说郑洞国带着国民党60军投降林彪时,这个大院都是完好无损的。没想到到了“文革”这大院墙都快被打成蜂窝煤了。当然,现在已成为国家机关的大院早就修葺一新,当年的惨烈痕迹早已无影无踪了。

可能有同学会说我,怎么老拿“文革”说事?我不知道新城邻居当中有多少家庭曾亲历过文革,或者受到文革的冲击,但我知道,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家庭绝不在少数。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来之不易。而让中国人告别过去、放眼未来,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让灾难的亲历者说话,让历史还原真相,让80后、90后以及我们的子孙知道,“革命”不是游戏,不是姜文镜头里部队大院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暴力必然血腥,年轻一辈需时刻保持清醒,绝不能被政治野心家误导和鼓动——这不但是执政党的历史责任,也是见证中国动乱岁月的每一个中国人的道义和责任。

另外,建议楼主,版主或扣局,是否考虑给这个帖子加上阅读权限了。有时真的担心给咱们论坛带来什么麻烦。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47#
发表于 2009-2-1 11:20 |只看该作者
永老师,您想用文革中的错误事实表达一个什么观点呢?
是不是:年轻一辈需时刻保持清醒,绝不能被政治野心家误导和鼓动——这不但是执政党的历史责任,也是见证中国动乱岁月的每一个中国人的道义和责任。
这没什么问题,我支持。(政治野心家这个用法我觉得用在这里没问题,但其内涵我们应该择机再行深入讨论)

我想表达的是:年轻一辈需时刻保持清醒,绝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主体误导和鼓动,无论什么形式的政治野心家、政府、组织、个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这不但是执政党的历史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道义和责任。

有区别吗?我认为有
我个人认为我的理解包含了您的理解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48#
发表于 2009-2-1 11:31 |只看该作者
“文革中的错误事实”,这个表达需要斟酌,容易引起歧义:是说文革中的这些事情属于错误行为呢? 还是说这些事情不是事实,是错误的,是被歪曲的呢?

认同BOY的理解。但我强调的前提是必须还原历史,吸取教训。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49#
发表于 2009-2-1 11: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y77 于 2009-2-1 11:39 编辑
“文革中的错误事实”,这个表达需要斟酌,容易引起歧义:是说文革中的这些事情属于错误行为呢? 还是说这些事情不是事实,是错误的,是被歪曲的呢?

认同BOY的理解。但我强调的前提是必须还原历史,吸取教训。
永无止境 发表于 2009-2-1 11:31

毫无疑问,文革是错误的,文革中发生的很多事实都是错误的,包括武斗。
我既要强调还原历史,吸取教训;又要强调反对假借拨乱反正之名误导公众走向另一个极端。二者不分轻重。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50#
发表于 2009-2-1 11:38 |只看该作者
历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叙述,就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一直强调直接面对原始证据,才能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

如果说学术专著或论文,可能掺杂作者个人的主观色彩。那么,作为不掌握任何政治权力和话语权的普通百姓的亲身经历和叙述,相对来说,可以作为主流历史叙述的客观补充和丰富。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51#
发表于 2009-2-1 11:42 |只看该作者
我赞同直接面对原始论据,尽量做到客观真实
赞同对主流历史叙述的客观补充和丰富

反对借此引出的一些误导公众的观点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52#
发表于 2009-2-1 11:45 |只看该作者
毫无疑问,文革是错误的,文革中发生的很多事实都是错误的,包括武斗。
我既要强调还原历史,吸取教训;又要强调反对假借拨乱反正之名误导公众走向另一个极端。二者不分轻重。
boy77 发表于 2009-2-1 11:36


非常赞同!

但“假借拨乱反正之名误导公众”的这类事情,想必有很多同学不太了解,boy版主可否举出一两件事例来具体说明一下?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53#
发表于 2009-2-1 11:49 |只看该作者
我赞同直接面对原始论据,尽量做到客观真实
赞同对主流历史叙述的客观补充和丰富

反对借此引出的一些误导公众的观点
boy77 发表于 2009-2-1 11:42

很多同学都知道boy是非常旗帜鲜明,立场清晰的。

但是无论反对赞同,都要拿出具体根据或事例,不能空泛地喊口号。就像boy开始在帖子里说的,“骂人也有骂人的理由”

183

主题

0

好友

317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54#
发表于 2009-2-1 11:54 |只看该作者
我替BOY举个例子成不?
“假借拨乱反正之名误导公众”的:http://bbs.chinaiiss.org/dispbbs.asp?BoardID=37&ID=161516
"直接面对原始论据,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对主流历史叙述的客观补充和丰富"的(这也是我常看的一个BLOG,推荐):http://blog.sina.com.cn/sasu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55#
发表于 2009-2-1 11:57 |只看该作者
真是巧了,我也经常关注萨苏的BLOG,尤其是“绝版中国”系列,令人感慨啊!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56#
发表于 2009-2-1 11:59 |只看该作者
强烈推荐这篇:“绝版中国:台湾的故国衣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cbtu.html

183

主题

0

好友

317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57#
发表于 2009-2-1 12:01 |只看该作者
至于“文革”的经历,我的父母是在一个农村中学安静地教书。我的记忆是学校里的地震观测站,有小块的麦田和菜地、果园,清澈的灌溉渠,还有时常逗我玩笑的学生——当然这是文革末期了。物质的贫乏,助农的辛苦和频繁的各种会只是在谈话中一带而过。我的父母在这方面还是很缺乏对我进行传统教育的意识的

183

主题

0

好友

317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58#
发表于 2009-2-1 12:04 |只看该作者
嗯,我喜欢“抗战”“志愿军”“剿匪”还有刚挖了坑没填的“不跟你玩”系列。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59#
发表于 2009-2-1 12:05 |只看该作者
352楼和353楼我一并做些解释吧

一个非常好的具体例子就是我们从开头讨论到现在这篇文章。
其最后四段之前就可以理解为某种澄清历史的考据,我没有什么异议。其最后四段在我看来就属于假借考证历史之名误导公众。
另一个例子是我对《天崩》的部分读后感,里面我基本界定了考据和观点以及我支持和反对的。(没看到?)

具体根据或事例?
永老师,您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就论据的选择的争论是否是源于您对我和一些同学提出的论据的质疑开始的呢?(好像是条约原文吧)
求证过程是论点论据论证,而不是只有论据,更不应该是只用大篇幅的论据的堆叠去反驳论点,而应该是用完整的论证过程来反驳论点。
还有,对别人提出的论据进行多角度分析、质疑、丰富这也是拿出具体根据或事例的一种。例如提出飞虎队后易引申出的驼峰航线及原子弹。

“骂人也有骂人的理由”是我说的
我现在说骂人是错误的,无论是什么理由也是错误的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83

主题

0

好友

317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60#
发表于 2009-2-1 12:20 |只看该作者
MM推荐那篇我仔细看过。我从中看到了不屈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令人感动的热血和气节。那才是中华民族绵绵存续的精神所在。那才是“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1 14:15 , Processed in 0.0827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