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芳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家七天 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395

主题

0

好友

693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09-1-30 21:59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一个矫情的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也许有些冷漠,对于父母和老家的感情,我从来不习惯肉麻,不习惯说爱。我并不是常常想老家,不过,一到过年,习惯就是会蹦出来,我会自然的要回老家,虽然老家日新月异;会要去奶奶家,现在的大伯家,虽然奶奶已经不在了;会要去外婆家,现在的舅舅家,虽然外婆也不在了,因为我还是我………
求早上的顺风车,往北四环方向的,往天通苑方向,在5号线的任一站点下车就行
七成饱、三分醉~~~~~~~~~

241

主题

0

好友

230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09-1-30 22:18 |只看该作者
想象中,像陶渊明都世外桃源
多伦多地产经纪。我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gunsmoke7911

37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09-1-31 08:15 |只看该作者
勾起我的回忆---美妙的童年时光
珍惜眼前  好好过每一天

196

主题

0

好友

1570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09-1-31 23:50 |只看该作者
继续

137

主题

0

好友

437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09-2-1 00:59 |只看该作者
期待下篇

13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新城巡逻猫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09-2-1 15:33 |只看该作者
期待ing。。。
我们是猫,快乐的猫
独来独往,没有虚伪,不会讨好

158

主题

0

好友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2#
发表于 2009-2-1 17: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2-4 18:19 编辑
回家第二天。
1月22日
我和两个同学去了其中一个H同学家。H同学是的一个心态坦然,待人诚恳的好朋友,这份友谊从高中到现在,虽联系不多,然未曾相忘。我曾经是他家桔子丰收时的常客,享受着不限量,随便吃再加剥好皮的超VIP待遇。那时他家还未盖新房,采下来的桔子就堆放在二层阁楼上, ...
芳邻 发表于 2009-1-30 21:43





同学年少依稀远
重逢又见梅子青

:)

42

主题

0

好友

183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09-2-1 22:20 |只看该作者
父母逐渐来北京跟我们在一起,最近几年过年时不用奔波,但是前几年过年时
回到我生长的那个城市的第一感觉,那种感觉,那种从出车站起看到一切的那种感觉
那感觉不是激动,离开她没有那么远,没有那么久
那感觉不是感伤,因为扑面的风总是比北京暖一些
那感觉不是兴奋。。。。。
那感觉  实在是  难以名状

119

主题

0

好友

151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09-2-2 10:33 |只看该作者
已经亲历了两次春运...

原来,回家,在游子心里,有特别的意味...

然而,依旧是,如此的,

游离的状态,飘忽着,在此处,在彼处,已无分别。

哪里是家呢。

1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09-2-2 11:53 |只看该作者
我也参与春运了,虽然路途不长...

喜欢在出站口看到亲人的感觉

幸福,温暖,

一下子满满的...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叫故事,发生在自己的...叫真实

395

主题

0

好友

693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6#
发表于 2009-2-2 17:14 |只看该作者
回家第三天
1月23号农历廿八
   照样起得很早,也还是因为吃饭!今天是大伯家过年,大伯大妈小叔小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嫂子姐夫侄子侄女满满两桌人,这还不算齐的,姑姑们还没来……

    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下,吃是老家过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节日中最重头的春节,关于吃,发挥到了极致,围绕吃,引申展开了一系列的讲究与活动:比如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在哪吃,吃几个菜,吃完后要怎么样……我这个粗心大意,牛嚼牡丹的人,可实在没法一一形容。

    比如讲大伯家今天过年,不一定是在大年卅除夕夜这天,可能是过年前哪天,大伯邀请家族的所有亲戚一起团聚吃饭。因为大年卅只有一天,但是亲戚很多,每家都要过年,于是就轮流,昨天廿七是小叔家过年,今天廿八是大伯家过年,明天廿九是我家过年。过年这顿饭虽然不一定在除夕这天吃,但级别是最高的,饭菜质量上乘,数量豪放。大伯家饭桌上:红炒腊猪蹄是用盆装的,最大号砂锅里炖着柴鸡,只有白酒的酒盅是小的。酒足饭饱摇摇晃晃从桌上下来的人们无不满脸红光,满嘴油光。可惜我的减肥计划啊,碰上年饭,只能暂停,这么多好吃的,我恨不得长两个胃来。大伯家年饭还临时来了两个客人,这让大伯很高兴,加上两双筷子,倒上酒,招呼客人赶紧吃,吃年饭加客是好兆头,主人家会非常高兴热情款待。
   再比如正月里如果来客人吃饭,主人家招待客人是不能少于八个菜的。
   再比如过年后走亲戚:初一的儿子,初二的女婿,意思是,初一儿子要带着自己一家回父母家;到初二就轮到女儿和女婿一家回父母家。

   玉儿讲的祭祖是有的。饭后,大伯我爸拎着酒肉菜饭,鞭炮,我和堂哥还有小侄子侄女一起到奶奶的坟前,点上香,摆上酒菜,放起鞭炮,大家开始给奶奶磕头,大伯和我爸扯坟头上的枯草。奶奶的坟离的不远,就在二叔婆家旁边的小山头,这是奶奶自己选的地方,奶奶讲,这里好,二叔婆做饭,我还能闻着她家的饭香。奶奶,你看今天二叔婆家也过年,炊烟飘过你这里时,你闻到了吗……
求早上的顺风车,往北四环方向的,往天通苑方向,在5号线的任一站点下车就行
七成饱、三分醉~~~~~~~~~

158

主题

0

好友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7#
发表于 2009-2-3 10: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2-4 18:18 编辑
回家第三天
1月23号农历廿八
   照样起得很早,也还是因为吃饭!今天是大伯家过年,大伯大妈小叔小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嫂子姐夫侄子侄女满满两桌人,这还不算齐的,姑姑们还没来……

    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下, ...
芳邻 发表于 2009-2-2 17:14




接天连日推杯盏,
聚小别长一席中。

178

主题

0

好友

252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8#
发表于 2009-2-3 11:53 |只看该作者
有点读“呼兰河”的感觉了
胖肉肉,我不吃
29#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395

主题

0

好友

693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0#
发表于 2009-2-3 15:55 |只看该作者
回家第四天

1月24日大年廿九
     还带着昨日的微醺,乐陶陶的亲友们今天又欢聚一堂在我家过年。小侄们是昨天直接跟着我们回的,晚上睡我家。早上孩子们起得很早,一年级的潇帅哥熟练的把老妈的电脑打开准备当奥特曼打怪兽,六年级的萍萍要下载听歌《棉花糖》,三年级的莎莎要看照片,幼儿园的婷婷要玩小游戏……任务好多,看来老妈的电脑要配成双核的了。我打开播放器,随着第一首歌深情欢快的响起,顿时引来孩子们高呼:《北京欢迎你》!!!本来你争我抢的四个小孩马上忘记刚才的坚持,瞬间进入状态,一齐放开嗓子,开始童声大合唱:迎接另一个晨曦,带来全新空气………稚嫩清脆甜美的童声在房间里荡漾,合唱的歌声从窗户里飘出,引得第一缕阳光忍不住从还没拉开的窗帘缝里探进来,马上就被这一幕吸引住留下来,空气里几粒细细的尘土在清晨阳光光线中和着歌声轻轻的飞舞。


    下午,跟着嫂子去她的美容美发店,到了店才发现,离我的中学母校很近很近,近到我都找不到原来通向学校的那条两边是菜田的马路了,仿佛直接就站在了学校书院外面的冬青矮墙外。
    我的老家是湖南古城:平江,被誉为“汨水之源,将军之乡”,离岳阳车程90分钟。在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平江在县治南边的小天岳山新修书院,因地而名:“天岳书院”。天岳书院承袭岳麓书院的规制,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下旨改书院办学堂,县立学堂依然在天岳书院内兴办,成为平江县第一中学的前身,即我的中学母校。学校的大门紧挨着书院左边青灰色的山墙。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此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时光流逝,风云变幻,书院如今被辟为平江起义纪念馆,1990年中央军委赠制横刀勒马的彭德怀铜像矗立在起义旧址门前,彭大将军一身戎装策马驰骋的青铜塑像,成为这座清代书院的标志。矮矮的冬青墙从书院大门两旁开始,围过将军的铜像,围过一百几十年来一直不断的朗朗书声。

    我慢慢走回我的书院。陪伴过我读书的将军铜像高大依旧,冬青围墙剩下矮矮短短一截,抬望书院山门首,横嵌着“天岳书院”石书额,两侧镌刻石联“天经地纬、岳峙渊渟”,门枕石上一左一右坐有抱鼓圆石,默然无语一如从前。跨进书院大门,门内出来一个工作人员,让我登记签字,告诉我,平江起义纪念馆要搬了,新址已经建好,就是书院往右,前面停着架退休的战斗机的那片崭新的褐色建筑群。书院里面关于平江起义的文物已经基本搬离,陈列入新馆,不日就会开放。这座经历风雨硝烟战火的百年书院,或许能重回儒雅庄严的前朝遗风。慢慢踱进书院,走过门厅,穿过花园,庭院整齐,路过的每个房间都已经空荡无物,留下来的是曾经放置过书桌椅子茶几的轮廓。我顺着走廊,又走过天心,站在最后一排房屋前,扭头望向院中的花园,清冷的书院,找不到一丝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透明沉静的阳光从遥远的光年而来,穿过时间的长河,洒在早春墨绿的冬青、铁树上,花木无声,带着千年的书生气。

     这边我的学校和当年上学时已经有很多不一样了,我站在大门口望向校园深处原来的教室和宿舍,视线中间的原来应该有的那棵每年秋天香气飘满校园的桂花树没有了,视线左边的食堂没有了,食堂上面的两层女生宿舍也没有了。视线右边的通往操场的小花园还在,花园里的小石桥被风雨洗刷的如同古董,再往右,游泳池也还在,虽然从高中起它就再没有注进过水。
     物非人是,我努力搜索着青春记忆中关于中学的片段和场景:就在这里,那段最年轻的岁月,藏着的最初最真的年华。我竭力想把它们跟眼前的景像重合起来,却发现不管怎样去想,怎样回忆,都是徒劳,我怎么也回不到过去了……

书院的全貌
书院外景.jpg

书院的石联“天经地纬、岳峙渊渟”
书院旧景.jpg

天气好时的书院
书院外景2.jpg

将军的铜像和一中的大门一角
将军钢像和一中大门.jpg
求早上的顺风车,往北四环方向的,往天通苑方向,在5号线的任一站点下车就行
七成饱、三分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1 21:04 , Processed in 0.0530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