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裔学生学业成功背后的代价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0

好友

89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1#
发表于 2011-3-15 17:27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心理学课上学到了 无条件的爱(无条件 不是 无原则) 的理论。这个理论强调健全积极的人格基于周围关键人物(主要是父母等),给予的 无条件的爱。如果这种爱是功利的,孩子一定能感觉到。如果这种爱是功利的,即使父母是做出了极大付出和牺牲的,也会在孩子心里打折扣。

我一直很反感养儿防老这种说法,虽然这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中国现实有密切的关系。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如果父母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并给他们无条件的爱,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不孝顺吗,而这种孝顺是发自内心的。其实很简单,如果有个人跟你交往目的性极强,你会怎么看,这根本就是生意,而不是纯粹的友谊。如果一个人是因为跟你有相同的价值观,欣赏你的人品和才华,才主动跟你交往,你们才有可能成为知己。

也许我有些理想主义,不过我相信过于功利的关系,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挺悲哀的。
一个个体用行动表现出他的良知,然后唤醒了集体的良心;没什么比这更强有力了。
——Norman Cousins

176

主题

0

好友

89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11-3-15 17:36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教育心理学:建议多鼓励正向的行为,而不是多惩戒负面的行为,其实目的是一样的,但是方式很重要,会影响结果。

如果孩子犯了错,必须要惩戒的话,要把问题跟孩子说清楚,为什么错,有什么危害等等,而且要在犯错后马上纠正。

其实这个跟管理有相通之处。还是比较喜欢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人性化不是不讲原则,而是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教育孩子也有相同之处。
一个个体用行动表现出他的良知,然后唤醒了集体的良心;没什么比这更强有力了。
——Norman Cousin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2 04:49 , Processed in 0.0430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