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志摩那些黯然心动的话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1#
发表于 2010-5-3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徐志摩写情诗,也就是这种高级顺口溜的水平。他最厉害的,其实是政论,他当初在晨报的几篇编辑文字,思想之深邃,笔触之锐利,绝对是中国第一流的,可惜,他自己都未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未能持续下来。
上联:绿毛龟龟缩半场,横批:国安傻逼。诚征下联。

160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10-5-31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误读:相比思想觉悟 徐志摩诗情太差劲作者:邵建(任教于南京晓庄学院)

      邵建:20世纪的中国自由主义,徐志摩来得更地道更纯粹。在诗人和情人之外,徐志摩对苏俄的看法,激浊扬清,眼界远在胡适、鲁迅之上。如果按徐志摩的优秀排序,把诗、情、思给倒过来,我看更合适。
   
    如果按其优秀排序,把诗、情、思给倒过来,我看更合适
   
    大约五年前吧,在绍兴的咸亨酒店,有一干人围桌而坐,喝着黄酒闲聊。文人的嘴有时说的比吃的多,话题在各位的嘴上不断游走。聊到20世纪的中国自由主义时,我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徐志摩在自由主义上要比胡适更地道更纯粹。话刚说完,其中一位用眼神和鼻子很不屑地表示了否定,那意思是他怎么能和胡适比?

    这不屑如果是对徐志摩,那可有点对他不公。
   
    说到徐志摩,一般人的眼里,也就是个诗人和情人。长期以来,徐志摩的这一形象,在人们眼里几乎定格为他的全部。但,事实并非如此。他把他自己给遮蔽了,用他自己的诗、情辉光,当然也加上后人的渲染。其实,在诗人和情人之外,徐志摩还有少为人知的一面,这一面是他的思想和政治识见。如果书写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大事记,20年代那一段,是不应该略掉徐志摩的。我甚至偏颇地认为,徐志摩的诗才其实一般。第一次读《再别康桥》就没觉得怎样。什么我轻轻地来了,又轻轻地走。又不是猫,那么轻干啥。何况此诗在遣词造句上也有点让人发“腻”。至于做情人,弄得鸡飞狗跳不说,还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
   
    在他的诗、情之外,比如比诗才更好的思才,比情商更佳的智商,徐本人似乎并未经意,给我却印象很深。20年代的徐志摩,有两件事让人刮目。一是他去英国途经莫斯科后写下的《欧游漫录》,一是回国后负责《晨报副镌》时所主持的关于苏俄问题的讨论。这两件事都有关苏俄,而苏俄在当时的中国直接影响国共两党,也同时影响中国知识界。1921年陈独秀成立的政治组织乃是第三国际的一个支部,1924年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会上所确立的新三民,第一条就是“联俄”。当时,包括后来的知识界,对苏俄大都抱有一厢情愿的热情。鲁迅被誉为迄今思想最深刻的人,你可以去看看他在30年代对苏俄令人咂舌的一边倒。胡适,这个被视为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对苏俄的态度,20年代也是那么依违不定。可是,作为诗人甚至有点滥情的诗人,徐志摩对苏俄的看法,激浊扬清,眼界远在胡鲁之上。     
   
    徐志摩去过苏俄,就像胡适后来也去过一样。但这两个自由主义者对苏俄印象大相径庭。胡适对这个国度有所好感,亦正如徐志摩对它满是质疑。这质疑来自他诗人般的感觉。我很奇怪,这感觉在诗上表现一般,为何在思想、社会及政治诸问题上却如此出色。莫非诗人本色是思人。
   
    读读他的《欧游漫录》吧,那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游记之一,有文字,有性情,有思想,有识见。在莫斯科参观过列宁遗体之后,徐志摩这样评论苏俄人散布到中国来的那个主义:“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
   
    以血海的方式完成一种主义,是人类的福音还是灾难?换用后来哈耶克的表述:通往天堂的路往往是用地狱铺就的。因此,西行途中的徐志摩发出这样的吁请:“旅行人!快些擦净你风尘眯倦了一只眼,仔细的来看看,竟许那看来平静的旧城子底下,全是炸裂性的火种,留神!回头地壳都烂成齑粉,慢说地面上的文明。”
   
    徐志摩以诗人的眼睛洞穿了苏俄的主义,也忧心于它对国运的影响。后来历史亦未出于他的意料。这个人不仅是诗人,是情人,也是优秀的思人。如果按其优秀排序,把诗、情、思给倒过来,我看更合适。
上联:绿毛龟龟缩半场,横批:国安傻逼。诚征下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13 14:24 , Processed in 0.0533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