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5-12 14:59
标题: 记忆
本帖最后由 风轻扬 于 2012-2-2 14:40 编辑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5-12 14:59
本帖最后由 风轻扬 于 2009-5-18 10:17 编辑

曾经的我
曾经很喜爱文学,初中作文也曾经得到老师的夸奖,初中的同桌作文很好,曾经很羡慕她,直到现在也没明白她当初作文为何会那么好,也许得益于她的亲戚能够给她一些《少年文艺》看吧,还是写写我自己,做些简单的回忆和记录吧

标签:幼儿园
回忆一下我目前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的时间是
好像是5虚岁吧(农村说的都是虚岁)
上幼儿园
幼儿园是用村里的仓库大院里其中一间改的
在村子的后面
整个大院有2扇厚重的大木门
记忆中
仓库里有很多铁条,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好像是村里要上什么加工业吧
后来不知为何没弄起来就搁置了
幼儿园的老师就是村里的找了2个未出嫁的长得比较好看的姑娘
一个姓辛,一个姓王
都是家庭有些背景的
辛老师有个哥哥据说在济南我们的省城部队里当个什么官
王老师的哥哥在村委会里
辛老师比较厉害
王老师性格要好一些
小伙伴们都比较害怕辛老师
而愿意欺负王老师
记忆最深刻的有2件事:
一是把大木门半开着,上面放上一把笤帚
一推门笤帚就掉下来砸到头上去了
二是有小男孩躲到高高的木门上
有放哨的,看见王老师来了就做手势给准备在上面的小伙伴往下面撒尿
然后王老师等王老师反应过来要逮淘气的小子早就跑的没影了

幼儿园里再有深刻记忆的是
村里的果园要剪果(不知是否是这2个字)
就是要在果子长到一定时候
青青的时候吧
剪掉很多看起来不是很好的果子
留下品相好的
这叫优胜劣汰吧
那剪掉的青涩的小果子
就给了我们幼儿园给小朋友们分发了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
在我们那个小山村
有这样的小果子吃也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有桃子、苹果
小苹果洗洗就可以吃了,酸酸甜甜的
桃子上有很多毛
需要回家用盐水泡了以后把毛去掉了再吃
小桃子的核还是那种白白的软软的
把这个在手心里揉来揉去可以揉成一个透明的小泡泡
然后再把小泡泡“吧”得一下
小伙伴们比赛谁揉的最好、响声最大
发了的这些果果
我一般都舍不得吃
拿回家给爸爸妈妈姐姐
结果是往往他们都舍不得吃
顶多是尝一下
最后小果子还是基本上都被我吃了
嘿嘿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5-14 17:36
娓娓道来的文字...
这成长的足迹何妨舒缓...
作者: 博文妈妈    时间: 2009-5-15 11:27
看.
等.
作者: 不名则已    时间: 2009-5-15 12:31
我的作文一直是弱项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5-18 10:12
谢玉儿版主评分

谢博文妈妈和不鸣则已捧场
博文妈妈的文章一直在看,也在神通感受着:少年、青年——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5-18 10:12
再继续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5-18 10:15
本帖最后由 风轻扬 于 2012-2-2 14:41 编辑

标签:肚子疼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5-18 10:15
本帖最后由 风轻扬 于 2012-2-2 14:44 编辑

标签:鸭蛋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5-18 10:16
标签:上学
7虚岁也就是6周岁的时候我上学了
就是村里的小学
村里规定7周岁也就是8岁的孩子才能入学
而我在6周岁的时候就被送上学了
因为妈妈和我的老师是朋友
老师姓邢,按辈份我该叫她婶婶
她和妈妈关系很好
妈妈没时间和精力管我
怕我太野爬墙爬树什么的掉下来摔死
就和老师说让我跟着去学校吧
可以管一管
因为年龄不够
我没有课本
直到现在我清楚得记得去上学的情景
我一直也不明白为何我会对这一天的情景记得如此清楚
那天
我们村里赶集
自己家里的一个大我3岁的堂姐来我们家带上我
我只拿了一个小板凳和一个空书包
就在堂姐的带领下上学去了
教室就在离我家不远的一间屋子
是借用的村里一家人家不用的3间房子
村里会给这家人一点钱好像
没有桌子
底下是砖头垒的
上面是大板子
板凳是自己从家拿

妈妈和邢老师说
她要是跟得上就接着上二年级
跟不上就明年再从一年级开始重新上
你就帮我看着她就可以了
结果是
我好像很少有第二名的记录
就这样我一直跟着升级了
直到高中二年级
作者: 博文妈妈    时间: 2009-5-18 10:17
你的饼,让我想起了,奶奶烙的糖饼,适度的红糖和白面,
出来层层叠叠,冒着香甜热气的糖饼.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5-18 10:21
你的饼,让我想起了,奶奶烙的糖饼,适度的红糖和白面,
出来层层叠叠,冒着香甜热气的糖饼.
博文妈妈 发表于 2009-5-18 10:17

博文妈妈,我的老家没有糖饼,糖饼是来北京后才知道的麻酱糖饼,我们是用面糊、鸡蛋做的稀稀的摊到热油锅里,薄薄的
作者: 博文妈妈    时间: 2009-5-18 10:23
这个鸡蛋饼,奶奶也会做的.
作者: 博文妈妈    时间: 2009-5-18 11:23
水一句:
我说怎么看LZ的ID那么熟,
这两天重温笑傲江湖中,所以......
作者: 豆豆乐    时间: 2009-5-26 17:23
端个小板凳,再来张糖饼....
等着听故事.....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6-3 16:12
本帖最后由 风轻扬 于 2009-6-3 16:14 编辑
端个小板凳,再来张糖饼....
等着听故事.....
豆豆乐 发表于 2009-5-26 17:23

谢谢豆豆乐捧场,继续

标签:帽子、木板
这2件本不相干的东西却被联系到了一起
上小学一年级了
有2个同学学习真得很差
这2位同学每次考试都是0分
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
把这2个同学安排在最后的座位上
男同学冬天戴帽子
就在男同学的帽子上用粉笔画上一个大大的圆圈
很醒目
女同学不带帽子
就在她座位后面钉上一块木板
也同样在木板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圆圈
幼时的我还觉得这是一件可乐的事情
现在想起来
老师的这种做法对这2个同学幼小的心灵该有多大的伤害啊
后来这2个同学
男同学念完初中后来北京参军后复员回家了
除了种地还自己买了粉碎机粉碎粮食饲料等赚取加工费
生活过得也还可以
女同学也嫁了一个不错的人家
还在婆家这个村里做了妇女主任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6-3 16:30
标签:火炉
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真冷
经常下雪
加上物资的匮乏
买布要布票
所以一件棉衣要接好几个人
姨家大些的表姐穿小了低下接上一截实在没法再接了
小了再给姐姐
姐姐穿小了再给我
反正是基本上一年只有过年才给做身新衣服吧
上学了
教室里取暖都有一个火炉子
引火的柴火是同学们从家里拿来的玉米核
就是咱们啃完玉米粒剩下的那个芯
还有好像是村里给配的煤
老师一般把学习好的
或者是村里干部的子女
或者是老师自己的亲戚的孩子
安排在火炉跟前
我也是其中之一
有一天
一个同学突然把裤子给尿湿了
我就被临时安排和那个同学调换了位子
为的是给那个同学把裤子烤烤干
现在已经记不住放学的时候她的裤子到底有没有干了
作者: 风轻扬    时间: 2009-6-3 16:47
本帖最后由 风轻扬 于 2012-2-2 14:45 编辑

标签:我拥有的第一本书
作者: 云淡风清    时间: 2009-9-12 23:23
12# 风轻扬

在我门老家叫糊糊饼,你哪的呀
怎么没下文了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www.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