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回家七天 更新完毕! [打印本页]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1-27 21:47
标题: 回家七天 更新完毕!
本帖最后由 芳邻 于 2009-2-17 17:55 编辑

一直想在书院写贴子,但一直又不敢在书院发贴子。

因为,在书院里写字的邻居水平都好高,让我心里有些些羡慕,更多多的是畏缩。不过,我是个勇气来了的时候会勇敢的女生。(请允许我以**岁的高龄还称呼自己为女生,在八卦婆面前我会嘻笑的管自己叫我这种女人,但在书院的高邻面前,我真的只是个小女生,以稚嫩的文字表达我不成熟的想法和青涩的情感。)

在开始写的此刻,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因为电脑放的一直很安静的音乐,我禁不自觉的身体在发抖…………

这会是一篇很长的回家文字。回家的时间很短,但该写的东西很多,要记住的东西很多,想分享的东西很多,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写出来…………

在岳阳,下火车我就买好了回北京的返票车票:1月28号。那么我就有一周七天的时间——在家。

今天是第一天:
1月21号凌晨5点30分,走出岳阳火车站,天色还是破晓前的黎明,我以前总是爱说清冷的黄昏像黎明的清新。这会子站在橘黄路灯下的岳阳,刚下雨,路面上一小潭一小潭的积水闪闪发着光,空气是亲近熟悉的温润潮湿,我清醒和平静,心情满足和踏实。我知道不要多久,太阳公公一出来,我就要到家了!

和我一块回家的还有一个老家妹妹,我们两个女生拖着六个行李包,出站去打车,黑暗的天色,车站外面围着N辆的士,司机不住拉客,我随便找了个矮司机,问到汽车站多少钱,回家我还要转次长途大巴。矮司机告诉我10块。从火车站到汽车站很近。记得多年前,仍然是我下火车,好朋友某男来接我,这个帅壮丁背了我的行李书包去打车。我傻傻的说,汽车站不是很近吗?咱俩走路嘛!肩扛行李喘着气的壮丁说,行,你走路,我和你的行李打车。如今这个帅壮丁已经是个小小壮丁的爸爸,火车站再没有帅壮丁来接我,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此时回家的心情。老家妹妹这时突然问了司机句,是1个人10块,还是两个人10块。我正纳闷,又不是坐公交。不过这个矮司机还真没让我妹妹白问:1个10块,两个20。我俩的这大包都已经放进后备箱并且关上了,我招呼司机打开后盖,麻利的取出行李,拎了就走,简直健步要飞,哼!!!矮司机跟上来回价,要不两人15?我扭头用普通话告诉他:你别跟我说话!!!这,也一点没影响我心情!前面还有N个司机等着我们呢!

大巴在高速上飞奔,公路两边是一片片青翠的菜叶或是绿得仿佛要滴下水的嫩草,想起北京此时满目的灰树干黄树枝,我的眼前,鼻子里,头发上,甚至心里:都满是春意盎然!

大巴进了汽车站,车上的女儿我和车外的爸爸妈妈灵犀相通的隔着车窗第一眼找到了彼此…………

爸爸欢喜的跟着车小跑着进了站,取出行李,对于穿非常讲究的妈妈对于行却非常节俭,直接领了我上公车。从汽车站回家一点都不远,比起北京,我这已经到家了。哈哈。我也好欢喜,甚至忍不住要扭一下我套在牛仔裤外面的小黑裙。妈妈盯着我的小黑裙,想笑,又要忍住,含蓄的不能再含蓄的说:呃…你搞到这条裙子穿真是够显眼的……我说,是啊,王大哥(LG)也这么说呢。哈哈哈,这下妈妈放心大笑起来,说,看吧,我说的没错啊。



未完待续,还有照片,因为没带USB线,要回家才能传。
希望大家鼓励我写完这个:回家七天!!!
如果可以选择,偶想要鲜花多多的,臭鸡蛋就算了,留着腌毛鸡蛋吧。哈哈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1-27 22:21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1-27 23:05 编辑

刚刚从父母家回来,几天没上网了,随便看看,却是第一时间看到楼主的帖子...
很羡慕楼主这份回家过年的心情,我小时候过年回老家,爷爷奶奶也总是在村头接我们的...
sigh..

平实的文字才是心情和生活..
当你拿起笔想说的时候..你就是最牛的...
作者: 博文妈妈    时间: 2009-1-28 08:01
很想和谁回家,
因为很想体验一回:回家的感觉.
自从10年前爷爷奶奶走了,再没有回家的感觉.
后来有了自己的家,虽然艰难,虽然也有回家的感觉,
但往往等待我和LG的,是一间空空的屋子.
儿子还小,还要过好多年,才能在家等妈妈回来吧.
LG,现在可以等我回家了,而我那回家急切的心情啊,无法形容......
作者: 博文妈妈    时间: 2009-1-28 08:03
回家,回家,
佛说,最终我们都要回家,只不过那个家,已经没有尘俗,
虽然尘俗可以让人如此喜悦与堕落
作者: 喜欢琥珀    时间: 2009-1-28 09:16
芳邻那是回娘家   身处他乡这份情才更浓吧

我还是最爱自己的小家
作者: 暗香盈袖    时间: 2009-1-28 10:30
今年也没回老家,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是孩子老公在哪,哪就是家了。但在内心深处,总觉得还有个家,让我如此牵挂。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那儿有一个大家,我的亲人有很多。不管我离家多久,总有人在村头为我守候,总有人认出我叫出我的小名,总有一盏灯为我点亮……
作者: 暗香盈袖    时间: 2009-1-28 10:33
回家,回家,
佛说,最终我们都要回家,只不过那个家,已经没有尘俗,
虽然尘俗可以让人如此喜悦与堕落
博文妈妈 发表于 2009-1-28 08:03

博文妈妈是个坚强勇敢的人。
作者: 鲁达    时间: 2009-1-28 11:04
本帖最后由 鲁达 于 2009-1-28 11:33 编辑

一篇充溢着浓浓乡情的文字,读来令人陡生思乡之情.楼主的故乡很美,登岳阳楼,望八百里洞庭,读<岳阳楼记>......美丽的故乡,淡淡的乡情

巴丘山下岳阳楼

烟波浩渺洞庭水

岸芷汀兰有鱼歌

鸥鸟声声故人归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1-28 12:06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1-28 12:07 编辑

长沙,湘潭,株洲,曾经很熟悉..岳阳多次路过,却还没有去过..

昨晚从父母家回来,而昨天日间其实和父母一道回了父亲的父母家 - 我的老家..
祖辈们相继故去,父辈们也都是择日回去看看了..
想想小时候,每年过年,三十晚上之前,父辈们总是带着弟弟妹妹们陆续回来,前后院七八处,老少妇孺几十人..好不热闹..

现在过年回父母家了,我是北京人,其实也和平时回家没多大的区别...

昨天曾经在老家村落周边转看,倒是比从前规整很多了,也到爷爷奶奶的归处看了看..
下面是昨天随意抒发,会不会影响楼主本来的心情?

爆竹四野碎声飞,
寒雀振翅老枝垂。
残阳一夕风吹晚,
游子佳节顾茔归。


也是回家,祭祖也是过年...
莫怪..


...
作者: 鲁达    时间: 2009-1-28 12:29
玉儿的诗亦是一种乡情,斑驳而匆匆逝去的岁月却也总是抹不去对于故乡的眷念
作者: 移动的水晶    时间: 2009-1-28 14:08
不敢妄言,静等楼主的下篇。
作者: 炸酱面    时间: 2009-1-28 14:27
顶,家的感觉就是好啊
作者: gunsmoke    时间: 2009-1-29 20:37
HOME HOME SWEETEST HOME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1-30 20:38
谢谢玉儿。
这个金子可是我自己挣的,不是靠欧耶傍来的。

珍贵!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1-30 21:43
回家第二天。
1月22日
今天起得很早,因为要参加同学的婚礼。这是我高中的好朋友之一,一个才貌双全的佳人,虽然害我替她操了N年心,蹉跎到**岁才结婚(偶都快庆祝四周年了),但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不恨晚,不怕远——兜兜转转,佳人的Mr.right是厦门郎。唉,肥水又流外人田。

家乡的婚礼仪式越来越热闹,花哨,样式翻新,新鲜活动层出不穷,汽球,焰火、泡泡,小高潮一个接一个。主持人卖力,来宾配合,新人表演,长辈祝辞,普通话和家乡话穿插变换。亲朋好友的祝福满溢在每一个高举的酒杯里,才子佳人的爱意绯红在新郎新娘的脸颊上。我真是喜欢参加婚礼!

婚礼后,我和两个同学去了其中一个H同学家。H同学是的一个心态坦然,待人诚恳的好朋友,这份友谊从高中到现在,虽联系不多,然未曾相忘。我曾经是他家桔子丰收时的常客,享受着不限量,随便吃再加剥好皮的超VIP待遇。那时他家还未盖新房,采下来的桔子就堆放在二层阁楼上,我有一次架着木楼梯探头探脑的爬到了阁楼上:没有灯没有窗户的阁楼里,填满了金灿灿的大桔子,我扶着木梯子,情不自禁的张大了嘴,站在黑洞洞的阁楼口,仿佛是一不留神爬进了金矿!!!

H同学的桔园边有条小河,说是小河,但水很浅,虽然水浅,可我们四个人又没办法脱了袜子鞋趟到对岸,虽然我一直很想知道对岸的油菜花田后是什么地方。河边是石头滩,天气很好的时候,星期天的下午,上高中,每周只有这半天的休息时间,珍贵短暂的春日阳光耀眼的照在我们身上,那一刻时间停止,我们无拘无束光着脚,跑过地上大大小小,或圆或扁的石头,笑声随着清澈的河水流向桔林深处,也许石头们也在期待被年轻的我们挑中,它们每一个都很认真的比赛打水漂,每一个都欢快的掠过水面,或长或短,奋力激起一串串圆圆的涟漪,最后落进蓝色的白云里,一去不复返……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1-30 21:59
我不是一个矫情的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也许有些冷漠,对于父母和老家的感情,我从来不习惯肉麻,不习惯说爱。我并不是常常想老家,不过,一到过年,习惯就是会蹦出来,我会自然的要回老家,虽然老家日新月异;会要去奶奶家,现在的大伯家,虽然奶奶已经不在了;会要去外婆家,现在的舅舅家,虽然外婆也不在了,因为我还是我………
作者: gunsmoke    时间: 2009-1-30 22:18
想象中,像陶渊明都世外桃源
作者: 喜欢琥珀    时间: 2009-1-31 08:15
勾起我的回忆---美妙的童年时光
作者: 东方夜明猪    时间: 2009-1-31 23:50
继续
作者: 世界波    时间: 2009-2-1 00:59
期待下篇
作者: 不吃鱼的猫    时间: 2009-2-1 15:33
期待ing。。。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2-1 17:13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2-4 18:19 编辑
回家第二天。
1月22日
我和两个同学去了其中一个H同学家。H同学是的一个心态坦然,待人诚恳的好朋友,这份友谊从高中到现在,虽联系不多,然未曾相忘。我曾经是他家桔子丰收时的常客,享受着不限量,随便吃再加剥好皮的超VIP待遇。那时他家还未盖新房,采下来的桔子就堆放在二层阁楼上, ...
芳邻 发表于 2009-1-30 21:43





同学年少依稀远
重逢又见梅子青

:)
作者: 我是alice    时间: 2009-2-1 22:20
父母逐渐来北京跟我们在一起,最近几年过年时不用奔波,但是前几年过年时
回到我生长的那个城市的第一感觉,那种感觉,那种从出车站起看到一切的那种感觉
那感觉不是激动,离开她没有那么远,没有那么久
那感觉不是感伤,因为扑面的风总是比北京暖一些
那感觉不是兴奋。。。。。
那感觉  实在是  难以名状
作者: 莲步青云    时间: 2009-2-2 10:33
已经亲历了两次春运...

原来,回家,在游子心里,有特别的意味...

然而,依旧是,如此的,

游离的状态,飘忽着,在此处,在彼处,已无分别。

哪里是家呢。
作者: 一抹蓝云    时间: 2009-2-2 11:53
我也参与春运了,虽然路途不长...

喜欢在出站口看到亲人的感觉

幸福,温暖,

一下子满满的...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2 17:14
回家第三天
1月23号农历廿八
   照样起得很早,也还是因为吃饭!今天是大伯家过年,大伯大妈小叔小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嫂子姐夫侄子侄女满满两桌人,这还不算齐的,姑姑们还没来……

    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下,吃是老家过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节日中最重头的春节,关于吃,发挥到了极致,围绕吃,引申展开了一系列的讲究与活动:比如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在哪吃,吃几个菜,吃完后要怎么样……我这个粗心大意,牛嚼牡丹的人,可实在没法一一形容。

    比如讲大伯家今天过年,不一定是在大年卅除夕夜这天,可能是过年前哪天,大伯邀请家族的所有亲戚一起团聚吃饭。因为大年卅只有一天,但是亲戚很多,每家都要过年,于是就轮流,昨天廿七是小叔家过年,今天廿八是大伯家过年,明天廿九是我家过年。过年这顿饭虽然不一定在除夕这天吃,但级别是最高的,饭菜质量上乘,数量豪放。大伯家饭桌上:红炒腊猪蹄是用盆装的,最大号砂锅里炖着柴鸡,只有白酒的酒盅是小的。酒足饭饱摇摇晃晃从桌上下来的人们无不满脸红光,满嘴油光。可惜我的减肥计划啊,碰上年饭,只能暂停,这么多好吃的,我恨不得长两个胃来。大伯家年饭还临时来了两个客人,这让大伯很高兴,加上两双筷子,倒上酒,招呼客人赶紧吃,吃年饭加客是好兆头,主人家会非常高兴热情款待。
   再比如正月里如果来客人吃饭,主人家招待客人是不能少于八个菜的。
   再比如过年后走亲戚:初一的儿子,初二的女婿,意思是,初一儿子要带着自己一家回父母家;到初二就轮到女儿和女婿一家回父母家。

   玉儿讲的祭祖是有的。饭后,大伯我爸拎着酒肉菜饭,鞭炮,我和堂哥还有小侄子侄女一起到奶奶的坟前,点上香,摆上酒菜,放起鞭炮,大家开始给奶奶磕头,大伯和我爸扯坟头上的枯草。奶奶的坟离的不远,就在二叔婆家旁边的小山头,这是奶奶自己选的地方,奶奶讲,这里好,二叔婆做饭,我还能闻着她家的饭香。奶奶,你看今天二叔婆家也过年,炊烟飘过你这里时,你闻到了吗……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2-3 10:03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2-4 18:18 编辑
回家第三天
1月23号农历廿八
   照样起得很早,也还是因为吃饭!今天是大伯家过年,大伯大妈小叔小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嫂子姐夫侄子侄女满满两桌人,这还不算齐的,姑姑们还没来……

    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下, ...
芳邻 发表于 2009-2-2 17:14




接天连日推杯盏,
聚小别长一席中。
作者: 胖肉肉    时间: 2009-2-3 11:53
有点读“呼兰河”的感觉了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3 15:55
回家第四天

1月24日大年廿九
     还带着昨日的微醺,乐陶陶的亲友们今天又欢聚一堂在我家过年。小侄们是昨天直接跟着我们回的,晚上睡我家。早上孩子们起得很早,一年级的潇帅哥熟练的把老妈的电脑打开准备当奥特曼打怪兽,六年级的萍萍要下载听歌《棉花糖》,三年级的莎莎要看照片,幼儿园的婷婷要玩小游戏……任务好多,看来老妈的电脑要配成双核的了。我打开播放器,随着第一首歌深情欢快的响起,顿时引来孩子们高呼:《北京欢迎你》!!!本来你争我抢的四个小孩马上忘记刚才的坚持,瞬间进入状态,一齐放开嗓子,开始童声大合唱:迎接另一个晨曦,带来全新空气………稚嫩清脆甜美的童声在房间里荡漾,合唱的歌声从窗户里飘出,引得第一缕阳光忍不住从还没拉开的窗帘缝里探进来,马上就被这一幕吸引住留下来,空气里几粒细细的尘土在清晨阳光光线中和着歌声轻轻的飞舞。


    下午,跟着嫂子去她的美容美发店,到了店才发现,离我的中学母校很近很近,近到我都找不到原来通向学校的那条两边是菜田的马路了,仿佛直接就站在了学校书院外面的冬青矮墙外。
    我的老家是湖南古城:平江,被誉为“汨水之源,将军之乡”,离岳阳车程90分钟。在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平江在县治南边的小天岳山新修书院,因地而名:“天岳书院”。天岳书院承袭岳麓书院的规制,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下旨改书院办学堂,县立学堂依然在天岳书院内兴办,成为平江县第一中学的前身,即我的中学母校。学校的大门紧挨着书院左边青灰色的山墙。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此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时光流逝,风云变幻,书院如今被辟为平江起义纪念馆,1990年中央军委赠制横刀勒马的彭德怀铜像矗立在起义旧址门前,彭大将军一身戎装策马驰骋的青铜塑像,成为这座清代书院的标志。矮矮的冬青墙从书院大门两旁开始,围过将军的铜像,围过一百几十年来一直不断的朗朗书声。

    我慢慢走回我的书院。陪伴过我读书的将军铜像高大依旧,冬青围墙剩下矮矮短短一截,抬望书院山门首,横嵌着“天岳书院”石书额,两侧镌刻石联“天经地纬、岳峙渊渟”,门枕石上一左一右坐有抱鼓圆石,默然无语一如从前。跨进书院大门,门内出来一个工作人员,让我登记签字,告诉我,平江起义纪念馆要搬了,新址已经建好,就是书院往右,前面停着架退休的战斗机的那片崭新的褐色建筑群。书院里面关于平江起义的文物已经基本搬离,陈列入新馆,不日就会开放。这座经历风雨硝烟战火的百年书院,或许能重回儒雅庄严的前朝遗风。慢慢踱进书院,走过门厅,穿过花园,庭院整齐,路过的每个房间都已经空荡无物,留下来的是曾经放置过书桌椅子茶几的轮廓。我顺着走廊,又走过天心,站在最后一排房屋前,扭头望向院中的花园,清冷的书院,找不到一丝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透明沉静的阳光从遥远的光年而来,穿过时间的长河,洒在早春墨绿的冬青、铁树上,花木无声,带着千年的书生气。

     这边我的学校和当年上学时已经有很多不一样了,我站在大门口望向校园深处原来的教室和宿舍,视线中间的原来应该有的那棵每年秋天香气飘满校园的桂花树没有了,视线左边的食堂没有了,食堂上面的两层女生宿舍也没有了。视线右边的通往操场的小花园还在,花园里的小石桥被风雨洗刷的如同古董,再往右,游泳池也还在,虽然从高中起它就再没有注进过水。
     物非人是,我努力搜索着青春记忆中关于中学的片段和场景:就在这里,那段最年轻的岁月,藏着的最初最真的年华。我竭力想把它们跟眼前的景像重合起来,却发现不管怎样去想,怎样回忆,都是徒劳,我怎么也回不到过去了……

书院的全貌
书院外景.jpg

书院的石联“天经地纬、岳峙渊渟”
书院旧景.jpg

天气好时的书院
书院外景2.jpg

将军的铜像和一中的大门一角
将军钢像和一中大门.jpg
作者: 喜欢琥珀    时间: 2009-2-3 16:22
亲切而温暖
作者: 不吃鱼的猫    时间: 2009-2-3 16:58
今天一直坐在窗前喝茶听歌上网,,听到许巍在唱,“如今我对自己的故乡,像来往匆匆的过客”,不禁一阵唏嘘,,
作者: 我是alice    时间: 2009-2-3 21:18
也可以听听“藤”,也会很感触
作者: 世界波    时间: 2009-2-3 21:59
今天一直坐在窗前喝茶听歌上网,,听到许巍在唱,“如今我对自己的故乡,像来往匆匆的过客”,不禁一阵唏嘘,,
不吃鱼的猫 发表于 2009-2-3 16:58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4 14:38
回家第五天
1月25日大年卅

不论离开的时间或长或短,不管回来的时候或早或晚。我们始终盼望的,不就是这一次的重逢,这一天的相聚吗!

伴随着红红灯笼的高高悬挂,节日的快乐气氛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每一处空气中,尤其小孩子更是高兴。而我,倒是生出一种返朴归臻感觉,大概是没有了放礼炮胆量,于是也就没有那种小时候从入冬就开始热切盼望、急急等待的心情,现在的我按部就班的看着春节一天一天的君临,既不等待也不畏怯。家里的四个小孩每人背着大袋子,里面满满的装着他们积攒许久的沉甸甸的盼望和快乐。在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里,时光盘上的指针飞快的往回倒去,在神奇的轮回中,我轻松的找到了童年的我。二十年前,我就在这四个小孩子中间,到了过年开心的不得了,胆子也大的不得了,没有什么花炮不是捏在自己手里点燃的,连粗粗的礼炮都是先拿在手里点燃,然后再扔下桥栏的河里。礼炮引线短而快的,礼炮在飞出手后,离桥栏不远就“轰”的一声巨响,炸开的烟雾就像朵升腾的小蘑菇云;引线长而慢的,扔下桥栏,掉进水里,要一会儿才能听见水底下发出一声沉闷的轰鸣,四个小孩子会一起哈哈大笑,小小的心里满怀希望能炸上来几条小鱼。

如今像核武器般危险古老简单的礼炮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更巨大更威力无强的礼花弹。我也已经没有了那种敢在手心里放炮的胆量,不过小孩子们的胆量却一如我当年,这是不是,就是他们仍然拥有那些千百年以来古老的永恒不变的魔法般快乐和高兴的原因呢!

灰姑娘的马车是从十二点开始变回南瓜,而古老的县城却是从大年卅十二点开始,被施了古老的魔法变成了童话城堡,最精彩的焰火晚会,十二点准时在城堡的黑丝绒天空舞台上演,舞台上、天空中,各种各样的焰火一个接一个,升上舞台最中间,天空最高处,然后欢快的绽放,那些奇异的七彩的复杂的繁多的烟花,有的开出无数娇艳的花朵,有的变幻出无数眨眼的星星,有的在花朵之上又开出花朵,有的在星星之上又眨着星星,有的拖着长长的明亮的尾巴开始是慢慢的,后来是快快的划过天空,划破黑暗,用魔法直接把夜晚变成白天。看着这个梦境般的城堡舞台,我仿佛是那个解除了魔法的灰姑娘,却意外的收到了王子的礼物,那个我一直以来最盼望最想要的礼物…………
作者: 不吃鱼的猫    时间: 2009-2-4 14:39
挖,,搬个小板凳,,我追的最快,,,呵呵,,,
作者: 爱吃水果    时间: 2009-2-4 15:21
一口气全看完了,精彩,感动。等第六天,第七天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4 15:45
奇怪我自己,因为在论坛上混久了,习惯甚至刻意追求发贴的意简意赅,力图做到只字片语说明问题。都没有耐性看稍微长篇一点的文章了,却有耐性让自己写作文。并且用中学的标准要求自己:每篇800字左右。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2-4 17:22
回家第四天

1月24日大年廿九
     我的老家是湖南古城:平江,被誉为“汨水之源,将军之乡”,离岳阳车程90分钟。在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平江在县治南边的小天岳山新修书院,因地而名:“天岳书院”。天岳书院承袭岳麓书院的规制,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芳邻 发表于 2009-2-3 15:55





书香古院浮沉去
昔日孩童燕归来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2-4 18:17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2-4 18:24 编辑
回家第五天
1月25日大年卅

不论离开的时间或长或短,不管回来的时候或早或晚。我们始终盼望的,不就是这一次的重逢,这一天的相聚吗!

伴随着红红灯笼的高高悬挂,节日的快乐气氛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每一处空气 ...
用魔法直接把夜晚变成白天。看着这个梦境般的城堡舞台,我仿佛是那个解除了魔法的灰姑娘,却意外的收到了王子的礼物,那个我一直以来最盼望最想要的礼物…………
芳邻 发表于 2009-2-4 14:38



几捧焰火传长笑
一点有思尽乡愁..


作者: 绿野仙君    时间: 2009-2-4 19:42
写的太好了!
佩服佩服!
作者: 网缘    时间: 2009-2-8 15:38
写的很好
就是有点慢,怎么才到年三十啊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8 21:37
楼主懒得很
作者: 东方夜明猪    时间: 2009-2-8 21:47
坐着等着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11 11:12
回家第六天
1月26日正月初一 祈祷日

    烟火散去,新年来临!今天虽然是新年里全新的第一天,而今天的活动却是从很早以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也一定会流传到以后的古老而庄严的活动:拜神。

    神明的庙宇屹立在城郊的界山顶上,护城河从界山下蜿蜒而过,河岸的防风堤俨然是界山山脚的围墙,从宽阔的防风堤走到山脚,再踏着一级一级青苔隐现的石板路上山,小路右边的竹林与我擦肩而过,五分钟,就能登上山顶。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狭窄的山间小路上挤满了往来的虔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这时候返回的人们,是最早的那拔,他们从头三十晚倒计时到0就来朝拜了。

    耳旁鞭炮的脆响与悠长的钟声一直不断,脚踏着阵阵鞭炮硝烟,我爬上了山顶,站在庙宇门前,如登仙境。忽然,鞭炮响声大作,青烟突盛,浓浓的烟云瞬间升腾,卷过大钟,围住了我,那一刻我的眼耳口鼻里全是神的烟云,恍惚中,仿佛只要我愿意登时就可以羽化成仙,飞身而去……但我的心里还是留恋这滚滚红尘,仍是舍不得离不开这其实痛苦比快乐多的人世间。转过头我迈向高高的门槛,跨进庙宇。

    庙宇里,香火鼎盛,人声沸腾,青烟袅绕,堂上正中高高悬挂:有求必应!数不清的信徒里有一脸肃穆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怀抱中天真懵懂的婴儿,他们或跪或拜,或默或念,面前的火盆中雄雄燃烧着对神明的敬畏和乞求。

    我就是这无数信徒中的一个,迫不及待挤过人群的最前面,挤到神明面前,忽明忽暗的青烟中神明面庞慈祥,目光温和,高高在上,俯视着我。我谦卑的把膝盖跪在蒲盘上,虔诚的把心灵奉到供案上,面朝着神明,双手合十,闭上双眼,深深的俯下身,默默的开始祈祷:我万能的神啊,请保佑我亲爱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康,请保佑我公公婆婆身体健康,请保佑我老公身体健康……也许是青烟太浓,也许是愿望太重,也许是我的神明白了我的心,许完愿望睁开眼睛再次看向我的神时,视线模糊,竟有热泪悄悄的划出……
作者: 喜欢琥珀    时间: 2009-2-11 11:38
没想到芳mm的春节过得真是有意思
作者: 东方夜明猪    时间: 2009-2-11 13:53

作者: 炸酱面    时间: 2009-2-13 13:00
不错不错,继续继续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13 13:20
就剩最后一天了,怎么结尾呢?
作者: 冷玉沉音    时间: 2009-2-15 19:22
芳邻写的好啊
作者: 冷玉沉音    时间: 2009-2-15 19:24
一直里,,我总是把芳邻想成席慕容笔下那个千年浣纱的女子,抑或是撒哈拉故事中永远的三毛,轻易被她那小女子做派深深迷恋是让我特别纳罕的一件事。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15 21:18
席慕容笔下那个千年浣纱的女子,抑或是撒哈拉故事中永远的三毛

深深受这两个人的影响,很多她们的文字,我到现在还能接茬往下背,甚至于这个六天,这两个人的影子也无处不在。

悲剧文字 喜剧人生

硬要从油盐柴米平淡生命里活出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15 21:22
我想,我要是仔细看张爱玲的文字,会不一样。

到底我还是无法理解和接受张爱玲文字里那深深沉沉的东西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17 17:53
回家第七天
1月27日  重逢日

      再长的相聚终于也要分别,再美的时刻最后也会离去,转身时,山岗上那轮明月依然月色澄明,静静的照着我们来时的路。

     在电光火石般爱情的刻骨铭心里,还有那些云淡风清的友谊让我一直念念不忘。我不知道该如何描绘爱情里的惊心动魄,也许就是因为爱情的心,跳得太快,让我,还来不及细细的去想,认真的去回味,爱情就已经如烟火绽放一样发生了,并且美得都让人来不及叹息。
而在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另外那些念念不忘的画面和片断,却历久长新,永不褪色。有时候,或者我一个人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嘴角轻轻上扬,没准身边的陌路人,在那一刻都会听见我心里的浅吟低唱。

     回家这几天都没有见到洋,我期待,一直在等着跟她见面。今天的天气真好呢,结伴出来游玩的白云,软软的飘在我头顶的湛蓝天空里,有微微的风轻轻的把小草的呢喃送到我耳边。我抬起头的看见洋站在前面等我,春天的阳光温暖的照在我和她身上,远远的洋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盛夏的午后,两个瘦瘦的穿牛仔裤的小女孩,安静的面对面趴在课桌上闭着眼睛,周围是长长短短的呼吸声伴着窗外梧桐树浓绿阴影里的蝉鸣起伏。慢慢的,我轻轻的睁开眼,发现洋已经悄悄微笑着看着我了,黑黑的眼睛轻轻的对我说着话:走吧,大家都睡着了……于是一前一后两个高矮相仿的女孩,踩着午睡里沉沉的鼻音偷偷溜出了教室,穿过教室后面茶园时,隐约中洋好像看见两个身影躲在细密的茶林深处,一高一矮。我扭过头催她,别看他们啦,快点走啰。说话时,我已经跑出了茶园,开始走上那条长着刺莓树的山路,低矮的小山坡上野草茂盛的长过膝盖,到处都是散落的垂着头昏昏欲睡的黄色野花,还有长着密密叶子的矮茶树,我们俩低头在茶树中间穿过,正午的太阳悄悄的给我们打上夏天的标签,把一个一个圆圆的茶树叶子阴影印在我们脸上和身上。绕出小茶林,我们俩寻觅的宝藏就在小山坡的侧面,一大片刺莓矮树丛结满了盛夏的果实,红的娇艳欲滴。我伸手摘了一个,直接就塞进嘴里,成熟的刺莓散发着芬芳和清新,既不苦也不涩,带着一点点的微甜,更多的是它特有的酸味,混和了小草的青味还有夏天里阳光的气息。轻轻的又摘下一个,我伸出手朝着洋递过去……洋伸出手来接着我的手……

     我伸出手来朝着洋递过去,虽然我已经知道了那个消息,但走近了我发现,温婉乖巧的她,小腹已经微微隆起,我突然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冥冥中造物主是那样的神奇,这好像是三界里千百次轮回中一次平淡的重复,但更像是生命里那种不灭精神生生不息的延续……

     洋伸出手来接着我的手,就像和从前拉那个桀骜叛逆的小女孩一样,轻轻的但是坚定的,挽过我的手,微风吹过我们的发捎,我们就像很久以前约定好的那样,一起并肩走上那条温暖的有蓝天和白云的春日阳光路。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17 17:54
呼~~~~

写完了。

请大家指正。
作者: 喜欢琥珀    时间: 2009-2-17 23:38

作者: 东方夜明猪    时间: 2009-2-17 23:56

作者: 不晓得    时间: 2009-2-18 08:59
一口气读完了,LZ真是厉害,写得真好!
作者: 月宫玉兔    时间: 2009-2-18 09:24
你的家乡有很原汁原味的乡情,也有浓浓的亲情,喜欢去原生态的地方小住一番,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静谧中和过去的我邂逅,人很容易为环境发生变化,人为了自己的变化狂喜,又为了自己的变化哀伤,怀着复杂的心情,漫漫人生道路一晃而过。
作者: 莲步青云    时间: 2009-2-18 09:58
张爱玲的积淀在内心深处沉沉、沉沉的东西,外显出来的,或许只有五分、六分;

同为才女,三毛的率真与爽朗却在文字中展示出九分十分了。

我写过浣溪沙的词,也咏过浣纱女。

但是读到芳邻姐姐的文字,却又一番子处千年浣纱侬的感觉,纯净舒畅,不乏深厚感怀。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2-18 10:22
回家第六天
1月26日正月初一 祈祷日

    烟火散去,新年来临!今天虽然是新年里全新的第一天,而今天的活动却是从很早以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也一定会流传到以后的古老而庄严的活动:拜神。

    神明 ...
芳邻 发表于 2009-2-11 11:12





仙佛淡漠千香尽
凡姓唯念一心诚

.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2-18 10:23
回家第七天
1月27日  重逢日

      再长的相聚终于也要分别,再美的时刻最后也会离去,转身时,山岗上那轮明月依然月色澄明,静静的照着我们来时的路。

     在电光火石般爱情的刻骨铭心里,还有那些云淡风清 ...
芳邻 发表于 2009-2-17 17:53





莓涩牵年儿时伴   
持手轻待幼婴童...

.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9-2-18 10:25
楼主细腻,这最后一段和儿时知己重逢尤其感动...
念旧的人多牵挂..



搜肠刮肚附风雅
文枯词穷难由衷...

惭愧!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9-2-18 10:29
哈哈哈

玉儿,是我搜肠刮肚写文章还差不多.

YE!!!!!
作者: 炸酱面    时间: 2009-2-18 12:28
写得好,评得也好
作者: 善良的小贩    时间: 2009-2-18 16:12
艳羡芳邻文意好
窃笑玉儿诗词穷
作者: 一抹蓝云    时间: 2009-2-19 11:46
喜欢最后一篇的感觉
作者: 喜欢琥珀    时间: 2009-2-21 10:10
芳邻应该整理到博客里

很多美好的感觉随你的文笔一起回忆
作者: 长安新城娜娜    时间: 2009-3-8 14:08
芳邻你真是不得了呀,刚看到你这个贴子,很有感觉,虽然有点晚,但必须赞一下.
作者: 小卓子    时间: 2009-3-9 10:32
芳邻你真是不得了呀,刚看到你这个贴子,很有感觉,虽然有点晚,但必须赞一下.引用一下,娜娜的话。

爸妈可能随我们姐妹离开老家。看了你的贴子,陡然特别舍不得老家湖南衡阳。
作者: 莲步青云    时间: 2009-3-9 12:48
回家可以如此亲切怡然,真羡慕,呵呵..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www.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