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武术健身小课堂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2 09:40
标题: 武术健身小课堂
习武健身,保家卫国,从今天开始!
先介绍些简单的,后面会有武林秘笈,敬请关注。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2 09:40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顺序及要领(根据光盘整理)
一、        起式
     1、左脚分开半步;2、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3、屈腿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
二、        左右野马分鬃
㈠ 1、(向左)转腰抱手收(左)脚,两手上下合抱;2、(向左)转身上(左)步;3、弓步分(左)手。
㈡ 1、转腰撇(左)脚;2、抱手收(右)脚,两手相抱的时候上手(左手)高与肩平,下手(右手)与腹平;3、转腰上(右)步,向前迈出一步;4、弓步分手,前手(右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后手按在胯侧手心向下;
㈢ 1、转腰撇(右)脚;2、抱手收(左)脚;3、转腰上(左)步,脚跟轻轻落地;4、弓步分(左)手,眼睛注视着前手的指尖
三、        白鹤亮翅
1、向前抱手,后脚(右脚)跟半步,脚掌落地;2、重心后移,坐(右)腿转腰分手;3、转向前方,虚步亮(右)掌,前脚(左脚)掌虚点地面;
四、        搂膝拗步
㈠ 1、右手前摆;2、两手交叉轮摆,腰向右转,前脚(左脚)收回,(右)手摆向侧后方;3、上(左)步屈(右)臂收(右)手到肩上;4、弓步搂(左)手推(右)掌;
㈡ 1、轻轻的转腰撇(左)脚2、摆手收(右)脚,眼睛看后手(左手)与头同高;3、上(右)步屈(左)臂收(左)手到肩上耳旁;4、弓步搂(右)手推(左)掌,指尖与眼睛同高,(左手)要推倒中间的轴线上,旁边的手按在大腿的外侧;
㈢ 1、转腰撇(右)脚;2、摆手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臂;4、弓(左)步搂(左手)推(右掌)
五、        手挥琵琶
1、后脚(右脚)跟进半步;2、重心后移,两手交错交换(左手偏前上,右手偏后下);3、虚(左)步(左脚跟着地)合手,两手呈侧立掌。
六、        (左右)倒卷肱(肱:指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
㈠ 1、撤(右)手转腰翻(右)掌;2、提(左)脚退(左)步屈(右)臂收手;3、坐(左)腿虚(右)步推(右)掌;
㈡ 1、撤(左)手转腰翻掌;2、屈(左)臂卷肱提(右)脚退步;3、坐(右)腿虚(左)步(左掌)前推;
㈢ 1、(右)撤手翻掌;2、(左)卷肱退步;3、(右)虚步推掌;
㈣ 1、(左)撤手翻掌;2、(右)卷肱退步;3、(左)虚步推掌;
七、        左揽雀尾
1、(向右)转腰分手;2、抱手收(左)脚;3、(向左)转腰向前上(左)步,脚跟先落地;4、弓步棚(左)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手心相对;6、坐(右)腿转腰后捋,两手摆到身体的侧后方;7、转身搭手,仍然转向正前方,右手手心贴在左手腕关节的内侧;8、弓步前挤,两手两臂撑圆;9、坐(右)腿(向后)引手;10、弓步前按,两手平行,腕关节与肩同高。
八、        右揽雀尾
1、(向右)转身扣脚分手;2、坐(左)腿抱球(左手上右手下)收(右)脚;3、(向右)转身上(右)步;4、弓步棚(右)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方,翻转相对;6、坐(左)腿转腰向下向(左)后捋;7、(向右)转腰两手合在胸前,正向前方;8、弓步前挤;9、分手坐(左)腿后引手,也叫做后棚;10、弓步向前推按。
九、        单鞭
1、坐腿(向左)转身扣(右)脚左云(左手举在面前向左移动);2、坐腿(向右)转腰向右云(右手举在面前向右移动);3、翻掌勾(右)手收(左)脚,勾尖向下,左手掌心向内;4、(向左)转身上(左)步;5、弓腿(左)翻掌推掌。
十、        云手
1、坐腿(向右)转腰,左手下落向右云摆画弧,勾手松开;2、转腰向左移动重心,两手交叉向左划弧摆动,到左侧以后翻掌收(右)脚并步;3、向右转,两手交叉向右摆动,然后到了右侧翻掌出(左)脚;4、转腰向左云,到左侧以后翻掌收(右)脚并步;5、转腰右云,翻掌出(左)脚开步;6、转腰左云,翻掌收(右)脚并步。
十一、        单鞭
1、(向右)转腰右云;2、翻掌勾(右)手提起左脚跟;3、(向左)转身出(左)脚上步;4、(左)弓步翻掌前推。
十二、        高探马
1、跟(右)步翻掌,两手心向上;2、坐腿屈臂收手;3、虚(左)步推掌,左手收到腹前。
十三、        右蹬脚
1、穿掌活步,脚尖脚跟向右侧移动;2、落(左)脚弓腿分手;3、抱手收(右)脚4、蹬(右)脚分手,方向斜前方30度。
十四、        双峰贯耳
1、收(右)脚并手两手翻转向上;2、落脚,收手,握拳;3、弓腿贯拳,弓步和贯拳的方向与(右)蹬脚的方向相同,右前方大约30度。
十五、        转身左蹬脚
1、坐(左)腿(向左)转身分手扣(右)脚眼看左手;2、抱手收(左)脚重心后(右)坐;3、分手蹬(左)脚,左蹬脚的方向与右蹬脚的方向对称,也是斜前方30度。
十六、        左下势独立
1、收(左)脚,摆(左)手,(右手)提钩;2、出(左)脚落(左)手;3、(向左)仆步(左)穿掌;4、弓(左)腿挑(左)手;5、(左腿)独立,(右腿提膝,右手)挑掌,(右)膝关节和肘关节上下相对,(右)小腿自然下垂,脚尖脚面展平。
十七、        右下势独立
1、落(右)脚,(向左)转身,摆(右)手,(左手)提勾;2、右腿向右侧伸出,右手微微下沉;3、(向右)仆步右穿掌,掌指向右侧,虎口向上,掌心向前;4、弓(右)腿挑(右)掌起身,前脚尖外撇,后脚尖内口,重心前移,后手勾尖转向上;5、独立挑掌,左手左腿一齐向前上方提起,手是侧立掌,脚尖斜向下,右手按在体侧。
十八、        左右穿梭
左穿梭:1、向前落(左)脚,脚跟着地,脚尖外撇;2、抱手(左上右下)收(右)脚;3、向右前方上(右)步,脚跟落地两手分开;4、弓步架(右手)推(左)掌,方向是右前方30度,右手举架在头的前上方。
右穿梭:1、撇脚落手转腰;2、抱手收(左)脚;3、上(左)步挫(左)手;4、弓步架(左手)推(右掌),方向是左前方30度,弓步和推掌的方向要保持一致。
十九、        海底针
1、(右脚)跟半步落在中线上;2、坐(左)腿转腰提(右)掌成侧掌,提到肩上耳旁,左手落到腹前;3、左脚前移半步成虚步,右掌向前下插掌,上体约向前倾。
二十、        闪通背
1、上体立直提(右)手收(左)脚;2、上(左)步翻掌;3、弓(左)步推(左)掌。
二十一、        转身搬拦捶
1、(向右)转身扣(左)脚摆手;2、坐(左)腿握(右)拳,右拳停在你的腹前,拳心向下;3、摆(右)脚搬拳,搬到身前拳心向上,左掌按在体侧;4、
(向右)转身收(左)脚摆手收拳;5、上(左)步拦掌收拳到腰间;6、弓(左)步打拳,拳心向左,拳眼向上。
二十二、        如封似闭
1、穿手翻掌,翻转向上;2、坐(右)腿收引;3、弓步前按。
二十三、        十字手
1、(向右)转身扣脚;2、弓(右)腿分手;3、交叉搭手(手心向上);4、收(右)脚合抱。
二十四、        收式
1、翻掌分手(手心向下);2、垂臂落手;3、并步还原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2 09:41
标题: 运动养生需因病而异
来源:金羊网

    【高血压】


    适宜做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这些项目均为动态的等张性运动,可通过全身肌肉的反复收缩,引起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促使血压下降。运动量应为心脏负荷的50%左右为宜,即运动时脉搏保持在每分钟110次左右。每天一次,每次30~60分钟。

    【心脏病】

    健康人要提高心脏功能,宜采用较大的运动量,运动时脉搏至少达到135次/分以上,并持续15分钟才有效。如果已患心脏病则应谨慎,应根据心脏功能受损程度来选择运动形式及运动量。一般来说,一二级心功能不全的轻症心脏病人可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医疗体操等运动,运动时脉搏限定在104~120次/分左右;三四级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不宜采用体育活动,以休息为主,也可适当做一些轻微活动,原则是以不增加心跳次数为度。

    【哮喘】

    跑步、球类、骑自行车等运动皆可诱发哮喘,医学上称之为运动性哮喘,而游泳则可改善症状,奥妙在于游泳不会因气温升高而使呼吸道水分减少,游泳时的水平运动又减轻了呼吸道的负担,所以游泳适宜于哮喘病人。

    【糖尿病】

    临床医生报告,不少轻型糖尿病人只需坚持体育锻炼并注意饮食控制可以康复。运动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提高运动强度,如散步、划船、跑步皆可。但注射胰岛素后以及饭前不要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或加重并发症。

    【肥胖症】

    散步、做健美操、游泳、骑自行车等锻炼方式有助于减肥。以散步为例,饭后45分钟开始,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持续20分钟;饭后2~3小时再追加一次(20分钟左右),效果会更好。至于肥胖儿童,以运动强度为最大耗氧量的50%(脉搏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5%),每天一小时、每周五天,长跑为主,配合球类、弹跳等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为佳。

    【性功能低下】

    无论男女均可通过运动增进性欲,一般每周运动3次,每次45分钟即可,过量运动会令身体太疲劳,反而会使性欲减退。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2 09:43
标题: 八段锦动作口诀
八段锦除具有健身康体的作用外,尚有健美之功。做八段锦时要刚柔结合,意守丹田,呼吸均匀。锻炼方法如下:

    两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侧,手掌向内,双目平视前方,舌尖轻抵上腭,自然呼吸,周身关节放松,足趾抓地,意守丹田,以求全神贯注。

    【动作要领】两臂微曲,徐徐从体侧移到身前,十指交叉,然后向上托起到头前时,翻掌向上,肘关节伸直,头往后仰,如托天状,同时两脚跟提起离地,挺胸吸气。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放下着地。双手到头前时,掌心同前翻转向下,臂肘放松,同时呼气。

    左右开弓似射雕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

    【动作要领】左脚向左侧踏出一步,两腿屈膝成马步。上体直立,同时两臂平屈于胸前交叉,左臂在内,右臂在外,眼看左手。左手握拳,食指略伸直,拇指外展微伸直,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之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右手握拳,向右平拉同时扩胸吸气,若拉弓箭姿势。然后复原,同时呼气。右脚向右踏出一步,成马步,其余动作同前,方向相反。

    调理脾胃须单举

    【预备姿势】立直,两腿靠拢,两臂自然平伸于体侧,指尖向下,眼平视前方。

    【动作要领】右手翻掌上举过头,指尖向左,掌心向上,五指伸直并拢。同时,左手用力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同时吸气,眼看右指尖。右臂下垂复原,同时呼气。左手翻掌高举过头,掌心向上,指尖向右,五指伸直并拢,同时,右手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用力下按,眼看左指尖,同时吸气。如此反复多遍。

    五劳七伤望后瞧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臂伸直下垂,手紧贴于腿旁,挺胸收腹。

    【动作要领】双臂后伸于臀部,手掌向后,上体不动,头慢慢向左转,眼向左后方看,同时深吸气,稍停片刻,头旋转原位,眼平视平方,并呼气。头再慢慢向右转,眼向右后方看,同时吸气,稍停片刻,头转回原位并呼气,双眼平视前方。

    攒拳怒目增气力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腿分开,屈膝成马步,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两脚尖向前,双目怒视前方。

    【动作要领】右拳猛向前冲击,肘关节伸直,拳与肩平,拳心向下,双目虎视前方。然后右拳收回到腰旁,同时左拳向前猛冲。如此反复多遍。

    两手攀足固肾腰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腿靠拢,两膝伸直,两手自然置于体侧成立正势。

    【动作要领】两臂高举,掌心相对,上体后仰。然后上体尽量向前弯曲,动作要缓慢,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指尖尽量向下,同时两膝保持挺直,头略抬高。复原后,上体再背伸后仰,两臂上举同前。如此反复多遍,最好采用自然呼吸。

    摇头摆尾去心火

    【预备姿势】两腿分开,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按在膝上,虎口向内。

    【动作要领】上体与头前俯深屈,随即在左上方作弧形环转,同时臀部向右摆动,左膝伸直,右膝屈曲,再复原成预备姿势。然后上体与头前俯深屈,随即在右前方作弧形环转,同时臀部向左摆动,右膝伸直,左膝屈曲,再复原直立。如此反复多遍,头旋转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两手扶腿可随体转而稍移动。

    背后七颠百病消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手置于臀后,掌心向后,胸部挺出,两膝保持伸直。

    【动作要领】两脚跟尽量上提,头向上顶,同时吸气。脚跟轻轻下落着地而有弹跳感,同时呼气。如此反复多遍,最后以散步收功。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2 09:49
标题: 达摩易筋经
“达摩易筋经”传说是达摩老祖的一种养生功法,练功时,必须在人少寂静的地方,刻苦锻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掌握这个功法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入门。

  少林寺的功法,名称很多,“达摩易筋经”也属最早的功法之一,所以历来在民间很受欢迎,这个功法有个特点,它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一个人难得有几十年的锻炼时间,因此就得在一、二个功法上狠下功夫,以求精通,方能锻炼出真功夫。

  “达摩易筋经”确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yijinjing.part1.rar (244.14 KB, 下载次数: 1118)
yijinjing.part2.rar (137.28 KB, 下载次数: 1053)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

  1、韦参献杵第一式

  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

  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3、韦参献杵第三式

  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

  4、摘星换斗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

  5、倒拽九牛尾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6、击爪亮翅式

  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脚落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式;同时双拳回收于腰际,拳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鼻呼气,双掌再变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五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意在天门。

  7、九鬼拔马刀式

  右式: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项,右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背于体后,尽力上抬。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左臂伸直,左掌从体后向体侧上抬,同时右臂伸直,右掌顺式从头后经体侧下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8、三盘落地式

  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足外开成马步,同时左掌下落,右掌从体后往体前上抬,至两掌心朝上于胸前相遇时,继外分,双肘微屈,掌心朝下按力于双膝之前外侧。式定后舌抵上腭,瞪睛,注意牙齿,约静蹲半至一分钟。
        然后双腿起立,两掌翻为掌心朝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至高与胸平时,再翻为掌心朝下,变马步,再成前式。凡三起三落,共蹲桩静立约一分半至三分钟。

  9、青龙探爪式

  右式:接上式;顺呼吸;两目平视,左足回收于右足内侧,成立正姿式;鼻呼,左掌自胸前变拳,顺式回收于腰际,右掌自胸前变爪,五指微屈,力周肩背,向体左伸探。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鼻吸,俯身,腰前屈,右爪从左至右经膝前围回;鼻呼,直身,变握拳停于腰际,同时左拳变爪,从腰际向体右伸探。

  右、式姿式反复作三遍。

  10、卧虎扑食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两目平前视,上式结式为双拳停于腰际。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左脚跟掀起,脚尖着地,成右弓步;同时俯身、拔脊、塌腰、昂头,两臂于体前垂直,两掌十指撑地,意在指尖。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左式:身体起立,左足向前跨一大步,成左弓步,作卧虎扑食左式,凡动作相反,为左右互换,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11、打躬式

  接上式;顺呼吸;上右足平行于左足内侧,距离约与肩宽;然后变为弓腰,垂脊,挺膝。头部探于胯下,同时两肘用力,两掌心掩塞两耳,两掌夹抱后脑,意在双肘尖。式定后随意停留片刻。

  12、掉尾式

  接上式;顺呼吸,挺膝,十趾尖着地,两手下落,微屈,两掌相附,手心拒地;同时瞪目视鼻准,昂头,塌腰垂脊,凝神益志,意存丹田。式定后脚跟落地,再掀起,三次后即伸膀挺肘一次;共脚跟顿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然后起立,成立正姿式。

[ 本帖最后由 小糊涂神仙 于 2007-6-12 09:58 编辑 ]
作者: 喜欢琥珀    时间: 2007-6-12 12:23
不知LZ 练"达摩易筋经"到什么境界?  



有24式的,正想找; LZ费心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2 17:53
原帖由 喜欢琥珀 于 2007-6-12 12:23 发表
不知LZ 练"达摩易筋经"到什么境界?  



有24式的,正想找; LZ费心



达摩易筋经练起来太麻烦,一个动作要几十遍,还要每天坚持,很难嘀……
动作都忘的差不多了!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3 08:52
标题: 跆拳道基本技术教学
1. 前 踢

动作规格:
以左势实战姿势开始;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蹬地顺势屈膝提起,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约90度,同时,右腿迅速以膝关节为轴伸膝、送髋、顶髋,把小腿快速向前踢出,力达脚尖或前脚掌。踢击目标后右腿迅速放松弹回,落回原地仍成左势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
1膝关节上提时大小腿折叠,膝关节夹紧,小腿和踝关节放松,有弹性。
2踢击时顺势往前送髋;高踢时往上送髋。
易犯错误:
1、直腿上撩,大小腿没有折叠,膝关节不夹紧。
2、上体后仰过大,失去平衡。
3、踢击目标时向前用力,与推踢动作混淆。
进攻部位:腹部、肋部、胸部、颏部。
分解教学:
1、从右势实战姿势开始。
2、左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右脚,右脚支撑,左脚随蹬地屈膝上提膝关节,上体略后仰。
3、右脚以脚掌为轴外旋约90度,同时,左腿迅速伸膝向前上踢击,左腿上直,力达脚尖或前脚掌。
4、踢击目标后小腿快速放松回收,左脚落回成左势实战姿势。

2.横踢
动作规格:
右脚蹬地,重心移到左脚,右脚屈膝上提,两拳置之于胸前;左脚前前脚掌辗地内旋,髋关节左转,左膝内扣;随即左脚掌继续内旋转180度,右脚膝关节向前抬置水平状态;小腿快速向左前横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脚落回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膝,尽量走直线;支撑脚外旋180度;髋关节往前顺,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严格注意击打的力点正脚背;踝关节放松,击打的感觉是“面团”、“鞭梢”。横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头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易犯错误:
1、膝关节不夹紧,大小腿折叠不够;
2、外摆的弧形太大;
3、上身太直、太往前、重心往下落;
4、踝关节不放松,脚内侧击打(应为正脚背)

3.后踢

动作规格:
左脚掌为轴内旋约90度,上身旋转重心移到右脚,屈膝收腿直线提出,重心前移落下。
动作要领:
1起腿后上身于小腿折叠成一团。
2动作延伸,用力延伸。
3转身,踢膝,出腿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
4击打目标在正前方稍偏右。
易犯错误:
1上身,大小退不折叠,直腿往上撩。
2转身,踢腿有停顿,不连贯。
3击打成弧线,旋转发力。
4肩,上身跟着旋转,容易被反击。

4.下劈

动作规格:
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前面,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腿尽量往高、往头后举,要向上送髋,重心往高起;脚放松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断;踝关节要放松。劈腿的主要攻击部位有头项、脸部和锁骨。
易犯错误:
1、起腿不够高,不够充分,重心不往高起;
2、踝关节紧张,往下压太用力;
3、重心控制,腿控制不好,落地太重,
4、上身后仰太多,应随重心一起前移,保持直立

5.推踢

动作规格:
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脚以髋关节为轴提膝前蹬,用右脚脚掌向前蹬推,力点在脚掌,推力向正前方。
动作要领:

提膝后尽量收紧膝关节;重心往前移,利用身体的重量为力量;推的时候腿往前伸展、送髋;推的路线水平往前。推踢的攻击目标是腹部。

易犯错误:
1、收腿不紧,直腿起,容易被阻截;
2、上身太直重心往下落,腿不能水平前推;
3、上身过于后仰,重心不能前移,不利于衔接下一个技术

6.勾踢
(1)动作规格:

从左势实战姿势开始,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左脚支撑,右腿屈膝提起;左脚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向内旋转约180度,右腿膝关节内扣,右腿向左前方伸出,伸直后用脚掌向右侧用力屈膝鞭打,然后右腿顺势放松屈膝回收,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
(2)动作要领:
2起腿后右腿屈膝抬过水平,然后内扣。
2右脚要随转体尽量向左前伸展。
3右脚掌向右鞭打时要屈膝扣小腿。
4鞭打后顺势放松。

(3)易犯错误:
①提膝后直接向前方伸直右腿,没有做膝内扣动作,因而影
③鞭打后不放松,落地姿势改变。
(4)进攻部位:

头部、面部、胸部。
(5)分解教学:
1从左势实战姿势开始。
2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左脚支撑,右脚屈膝前提。
3左脚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向内旋约180度,同时,右膝稍内扣。
4右腿伸膝,右腿向左前方伸直。右脚在屈膝扣小腿动作的带动下,向右用前脚掌做鞭打动
作。
5右脚鞭打结束后,放松屈膝回收,落回原地成左势实战姿势。

7.双飞

动作规格:

两人从闭势实战姿势开始,攻方先用右横踢攻击对方左肋部,同时,左脚蹬地起跳,身体腾空右转,腾空高度在膝关节以上,但不宜过高;左脚起跳后在空中用左横踢迅速踢击对方胸部或腹部;左右脚交换,右脚落地支撑,左脚横踢目标后迅速前落,成左势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
1、右腿横踢目标的同时,左脚蹬地跳。
2、左脚起跳后迅速随身体右转横踢目标。
3、两腿在空中交换,右脚先落地。 易犯错误及纠正:
1、右横踢和左脚起跳时机不直辖市,或早或晚;应该先利用踢击沙袋练习右横踢同时左脚起跳的动作,熟练后再起左腿横踢。
2、右横踢和左横踢之间间隔过长;可利用原地右横踢起跳左横踢空击练习,提高出腿和起跳的速度。
进攻部位:

肋部、胸部、腹部、头部。
分解动作教学:
1、双   1、方从闭势实际1、实战姿势开始。
2、攻方起右腿向前横踢攻击目标。
3、左脚同时地起跳,在空中顺势交换两腿。

8. 后旋踢

动作规格:
实战姿势开始。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与双腿拧成一定角度。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全在一起,将右腿向后上以髋关节为轴直腿摆起,右腿继续向右后旋摆鞭打,同时上体向右转,带动右腿弧形摆至身体右侧,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至右后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

转身、旋转、踢腿连贯进行,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击打点应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线;屈膝起退的旋转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转360度。后旋腿攻击的主要部位有要额和胸部。
易犯错误:
1、转身、踢腿中有停顿,二次发力;
2、起腿太早,最高点,不在正前方;
3、上身往前、往侧、往下,推动平衡.

9. 旋风踢

动作规格:
两人从闭势实战姿势开始,功方左角向右脚右侧前方跨一步,左脚内扣落地,身体向右旋转180度;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腿随身体继续右转向右后摆起,此时身体以转动360度,左脚等地起跳,顺势在空中用左横踢击打对方腹部后头部,右脚落地支撑。  
动作要领:
1功放上步转体动作要迅速果断,左脚内扣落地时脚跟对敌。
2右脚随身体又转向后右侧摆起时不要太高,以能带动身体旋转起跳为宜。
3左脚蹬地起跳,身体腾空,但不过膝,目的是快速旋转出腿。
4左脚横踢时,右腿向下落地,要快落站稳,即横踢目标的同时右脚落地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3 09:12
中国武术    中国武网    气功在线
少林寺    龙影再现     武塞   
  跆拳道      博武网     中体柔道    静园瑜伽    气功人      
马国相太极       少林武术      中体跆拳道      
世界剑道       北京剑道        香港剑道         
  气功网        中国武当        台湾空手道   
太极魂     中国太极拳    武当武术   
中国儿童武术教育网     功夫网络联盟        中华武术网       
太极网     中国武术协会       武林网    
北京武术         河南武术             中国散打网   

[ 本帖最后由 小糊涂神仙 于 2007-6-13 09:26 编辑 ]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3 09:19
少林功夫
一、源流
   据《少林拳谱》记载,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又称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内功,均在少林门中秘传,但无详细文字记载。现在所说的“少林七十二艺”通常被认为是少林功夫的总称,与“擂台”、•‘机关木人“等常在传说和近代的武侠小说中被称作神功,使其在神秘的面纱背后难现“庐山真面目”。直到清未民初,由于时局动乱,加之一些仁人志士倡导,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过一场武术热,涌现出一批武林英杰,少林武术及其威名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其间对少林武术产生了两种影响:其一是人们争相师法少林,使得一些好名图利之徒纷纷附会少林,造成真伪莫辩、鱼龙混杂的局面;其二是这一形势鼓舞了少林门武师的习武热情,它们不仅积极传授本门武艺,而且博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革新提高,使少林武术形成了一股大融合、大发展的潮流,使流行的少林武术更加丰富,从数量上和内容上远远超过了少林寺内演练的内容。与此同时,一些武术家甚至有些文人出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武术,倡导和推动人们习武强身,以武功报效祖国的愿望。纷纷著书立说,并付榨出版,形成了历史上出版武术书籍、挖掘整理传统武术的。个高潮,而这个高潮的主流就是少林武术。这一现象对少林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大大加强了少林武术的研究和传播力量,涌现出了一批象唐豪、徐哲东等有成就的武术考证家、理论家。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不顾历史事实,牵强附会或张冠李戴,借少林之名出版了一批伪书,也有一些书的作者属有法名,而他们的法名却与少林寺流传的辈谱不符。据记载少林寺在元代以前曾有五大宗派,元初有个叫福裕的少林寺和尚统一了五大宗派,创立了少林寺雪庭曹洞之宗,并撰写了子孙蜚诀,此后历代少林寺和尚均照此取名。这个谱诀共70字,内容是:`.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
心郎照幽深,性明鉴崇诈。
忠正善禧祥,谨恋愿济度,
雪庭为寻师,引汝归铭路。
    这一谱诀的确立和延续,标志着少林寺从此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子孙相继的禅院。所以,清代至民国年间先后出现的少林武术书籍,以和尚法名属名的,比较易于辨其真伪,而其中确有不少值得怀疑的,这对少林正宗武术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能说不是遗憾的事情。
    关于少林寺,在元代后,常住院(和尚居住的地方)分成了东、西、南、北四个院,并且各院宗师自掌门,特别在武功方面,各自收徒,秘传单传,彼此保密,造成了即使同是少林寺和尚,师傅不同,所学到的功夫也有差别的局回,这种现象一直流传到今大。
   “少林七十二艺”就是在上面所谈的背景下出现的,那是在1934年、有个叫金警钟的先生到少林寺访问,与当时的少林寺方丈、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妙兴大和尚切磋武艺,取其精华,并根据少林寺旧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之说,以及自己的武功底子。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一书,从此有了“少休七十二艺”之说。但是它毕竟大部分取材于妙兴和尚,而妙兴和尚仅为少林寺西院武功的代表,所以,很难全部代表少林寺武功。
    继金先生之后,南院的贞俊、贞绪等和尚也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俟后的永祥和尚亦编写了“七十二艺”他们相同之处是都列出了七十二种功夫,皆取名“七十二艺“,但在内容上各有特点。永祥和尚为现代人,是西院子孙,他在继承金先生“七十二艺”基础上,吸收南院之长、将原书做了增删,补充和具体了各种功夫的练法,增加了详细的范图,语言也较为通俗,可以说他很好地总结了少林内外功,堪称“少林正宗七十丁艺“。
二、内容
    少林和尚们练的七十二艺,除大部分与妙兴所谈、金警钟先生所著的七十二艺相同之外,不同的有铜沙掌、腿踢功、蛇行功、铁珠带、石桩功、旋风掌、金龙手、斩魔剑功、玄空拳、金沙掌、五毒追杀掌、金铲指功、跑板功、金刀换掌功、闪战功、干层纸功、追风掌功和轻悬功等。另外与南院七十二艺不同者还有心意把、铁身靠、千斤腿、流星腿、倒挂金玉瓶、后弹功、丈外制人、深夜降妖等。
    少林寺众僧所练的七十二艺虽木完全相同,但其功大的数量均为七十二种,后面分别介绍。
三、特点
    少林寺四个院所练的七十二艺在功种方面虽然有不同之处,但都具有相同的特点。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寺僧练的七十二艺功夫,都是根据师父的训教,由浅人深,先练简易功夫,如千斤脚、流星腿、腿踢功、打木人、铁抄掌等。在有一定基础之后,再练硬功和轻功,如纵法上房、金针指、一指禅、铁头功、轻身术、金刚拳、铁布衫等。在练每人种功夫时总是先得寸后进尺,循序渐进,直到功成。如铁门功,先练运气、掌砍软物、再砍土块,到砍砖、木板,乃至砍石块,到能把石块砍碎时,方为成功。
2、从实战出发,突出硬字
   在演练任何一种功夫时,只要一人场地,对靶位同对敌,依法施招,用最大力量劈、砍、钻、打。先师云:
   脚踏练武场,如同面对狼。依法施招势,用尽全身力。练就全身劲,汗涌血珠滴。
3、持之以恒、百折不回
   历代武教头训教授艺时,总是给徒弟们立有练功戒约,无论练哪一种功夫,必须有吃大苦之心。天再热,不怕流汗,天再冷,不怕冻掉脚指。小病不停,带病练功,风雨无阻,天天如一,年年如一,几十年如一日,不能半途而废,直至成功。
四、练法与要求
   少林正宗七十二艺有软硬内外之分,个中又分若干种类,种类不同,练法也各异。所谓功夫,其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习时间精心领悟。若练功者欲功成,挟此技以凌人,不但会引起荒情之恶习,技不能成,就是成功也足以招灭亡之祸。正宗七十二艺各种功夫,虽不能各个都试习,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依法逐渐行之,定可成功。少林寺武僧寂勤大师日:七十二艺软硬通,老年中少都适宜。少年可把软功练,中青可学气硬功。老年更可养气练,四段功法延寿命。嵩山传下全功法,各种功法练持恒。少林嵩僧气功大师贞俊曰:七十二艺是真功,苦修苦练数十冬。功成之后莫轻使,持技欺人忘德行。处处循规听师训,提线才能启灵明。
五、法则
   少林正宗七十二艺功法,着重强健体魄,坚实筋骨、抵抗外辱,法除内邪,防御侵害。必须认真从事练习,不可心急,渐可成功。练功法有五要:一要深沉稳重,二要脚踏实地,三要精意适当,四要节制情欲,五要珍惜名誉。练功法还有十忌:一忌荒情,二忌矜夸,三忌躁急,四忌太过(不适量的意思),五忌酒色,六忌狂妄,七忌讼棍(言人之短),八忌假正,九忌轻师,十忌欺小。练功有十伤;一近色伤精,二暴怒伤气,三思虑伤神,四善忧伤心,五好酒伤血,六懒惰伤筋,七躁急伤骨,八吸烟伤肺,九食辛辣伤胃,十水喝多伤脾。知此五要、十忌、十伤,方可练习功夫。
   练功之法可分为数期,最早一步,一练皮肉、二练筋骨,皮肉筋骨既坚实,更要进一步练习各部实力。实力即充,再渐进而练运气,此法如能任意往来,则功法大成,无论练习何功,必定可以速见成效。
    少林湛举法师日:练功法则要谨尊,五要十忌要认真。更有十伤莫须忘,功法定成艺超群。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13 09:24
标题: 凌 空 点 穴 术
凌空点穴术,精微奥妙,凶狠凌厉,非有德者不传。此术因杀人伤人易如反掌,故师传弟子时必命其立下重誓,不至危及习者性命之地步,决不使用此术,故历来知者习者甚少。
   凌空点穴之术,要循序渐进。初习百日,以指触人,无不痛入腠理。至此以后,切不可轻与人试功。至大成境界,则不须以指触敌,距敌丈外运气于指,指至气亦;凌空而至,顽敌立倒。若外再加修子午流注之技,则无论何种护身功夫,遇此技必气破中穴,死伤只在俄顷之间。
   此术相传从空门传出,习者宜体佛门强身御侮之旨,不可好勇斗狠轻伤人命,否则,害人即害己,切切慎之!
   此凌空点穴术分内功、眼功、外功三部,现分述于下。
   内功:
   一、习者于每日清晨5至7时起床,先到室外空气清新之处站立。双脚与肩宽,双手叉腰,沉肩坠肘,以鼻匀、深、长地吸气,然后尽力以口吐出。如此呼吸三至五度,回到室内,进入内功训练。
   习者盘双腿于床上,如不能双盘,则单盘、自然盘,甚至坐在椅上双脚垂放地上均可。挺胸竖脊,使头顶百会与会阴穴成一直线,但不可生硬勉强。双手重叠手心向上,右手放在左手心上,两大拇指轻轻相抵,沉肩坠肘,全身放松。然后意念下照小腹丹田穴,吸气时意想宇宙中之真气如气柱般进入丹田小腹,呼气时意想小腹中之气由大团而凝聚成鸡蛋大小之气珠,此珠洁白而发出强烈白光。呼吸均须柔和缓慢,否则,过快而难以入静。按上法练习半小时至45分钟后,下床轻轻活动手脚,使全身慢慢活动开来。
   活动至身体微微发热后,再习运气之法。习者双脚分开约两尺宽,双膝微屈成高桩马步站立(不致浪费体力),双手握拳,拳心向上,抱于两腰侧;沉肩坠肘,头正身直,百会与会阴仍成一线,全身放松。然后身体微向左转,右手臂内旋,食指伸出指向前方,同时鼻匀、深、长地呼气。意念气自丹田经膻中至肩井,再经肘部曲池穴运至食指。开始宜慢,熟练后可适当加快。吸气时也宜匀、深、长,同时右手臂外旋收回于腰间,意念气由原路线返回丹田。然后呼气,左手内旋伸出、气运左食指,各要点与右侧同。如此运气15分钟,气沉入丹田,自然收功。
   以上为清晨练习之内功,习者另须每日下午习指功之硬功。其法为用指由轻至重,由少至多点打木桩或木板,左右指均练到。练至半年之后,可点打石碑石块,不可急于求成,以防受伤。点石块时宜再点砂袋,以收刚柔相济之效。
   眼功:
习者于每日空气清新之时,于光线明亮处自然站立。先闭目,头不动,只以眼珠在眼眶中活动。双目按左上一上中一右上一右中一右下一下中一左下一左中 ̄左上之路线转动七圈,然后按此八个点反向又转动七圈,紧闭目几秒钟,然后忽然尽力睁开。再睁眼进行上述功法,开闭目共为一次,行七次。
转睛之后,眼睛休息片刻,再续行下面功法。习者远眺十米开外之树叶,细细数清,不求快速,只求准确。此步功法练熟,则不数树叶,改数石子。习者手握数颗指头大小之石子,一把撒在地上,要求一眼数清石子之数目。练至一下能数清49颗,则改数郊外之活动物体,如鸡群鸭群。此步功夫稍难,循序渐进自可达到。至一眼数清鸡鸭数目后,习者再改数地上之蚂蚁。因蚂蚁密集而小,又时时爬动,故此步功夫更难。当数至一眼看清49只蚂蚁(或稍多)则此步功夫已成。
   外功:
   外功者,非指前习之指力硬功。习者于高处垂下一棉线,线头系一小团棉花,比指头稍大,高与习者高马步站立之胸口齐平。习者高马步站于前,距棉球一臂长,然后以食指刺击之,务必以指头击中为准。然后不待棉球静止,双手食指互相击刺,于棉球动荡中点刺之,练习十五分钟。
然后习者以木棒制一木人,大小约与其人相同。下端固定,木人身上相应标出穴道。死穴用红色,伤残穴用蓝色,小穴用黑色,如此了了分明,便于习练。如无木材,则用白布绘一人之正、侧、背三面,仍标上穴道,挂于墙上击刺之。
上述击刺木人功夫纯熟后,习者须将木人(或人体挂图)移至暗室之中,依法勤习点打功夫。习者认穴点穴须了了分明,一丝不苟,功夫才可日臻深厚。
以上三功练熟后,一般武林人士均非敌手。然此功之所以命名“凌空点穴术”者,实功外有功,方可凌空点穴制敌,否则,仍须触敌而收制敌功效,故此三步功熟练后,习者欲求凌空之效,须加习下步功法。
   习者于前所习之击棉球功稍加改变。即站立姿态仍同前,但须站至伸食指离棉球尚有一掌长度之处,以食指凭空点击棉球。意念丹田中之内气由小腹经膻中肩井曲池至食指,并从指尖发出击刺棉球。开始时棉球静止不动,但习者坚持习练,则棉球由微动至大动。当习至一指击去,棉球陡然向后飞荡时,可习下一步功法。
   习者于无风之静室中置一蜡烛,高度同前之棉球。按击棉球之法凌空击之。初时蜡烛并无动静,习久之后,蜡烛微微晃动。学者认真习练,至一指击去蜡烛应声而灭时,则制一透明纸罩罩在蜡烛外。仍按前法习之,渐可达于烛灭而纸罩不破之地步,习者技长距离,若距一丈开外击灭蜡烛,则凌空点穴之术成矣。
   注意事项:
   一、初功一百天戒房事,以后也宜节制。
   二、内功应从头至尾习练,功成后也须每日练习。
   三、习者宜注意用眼卫生、不宜看字小之书,以免眼力受损。
   四、内气强大后,不必步步意念膻中,肩井曲池,而是按此大致路线快速运
气至指。
   五、练习指力硬功时,须于习后以药水洗指。其法以食盐、地骨皮等量和水煎
热,将二食指放人药水中互相摩擦,至水渐冷时将指拿出用于毛巾拭擦至千。
   六、子午流注之法,近来已大白于天下。习者可于它书求之,此不赘述。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21 17:54
标题: 金蝉铁裆功
  金禅铁裆功为少林伽兰护法门硬攻之一。众所周知,裆部是男子重要的生殖器官,该处神经组织丰富,对痛感敏锐,是人体防卫的薄弱环节。金禅铁裆功法,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内功部分和排打部分,亦指内功和外功相互结合习之,应以内辅外,以外左内,至精髓处,即内外互济相合。
    一、金禅内固
    盘腿呈五心向天式,先意守丹田数分钟,然后柔和呼吸,吸长呼短。吸气时意想天地精气从五心汇集于丹田,并松睾丸和肛门。呼气时意想浊气由五心泄出,并提睾丸和肛门。待觉内气充盈时,以右手压左手,贴往脐部,双手顺时针自左至右,自上至下,由轻至重地按揉腹部。手掌向左、向下揉为呼气,向右、向上揉为吸气。每日行功一小时或更多时间。久习之,则丹田内气充固,凝成一团,且可聚可运之,方习下步功。
  二、金禅内收
   仍取上式行功。初时,鼻吸清气一口,以意咽下,送至胸,又吸又咽并送至腹,又吸又咽送至裆内,然后呼气一口。总共习三十六口。因此步行功时全部为吸气咽下,故一次不可把气吸满,须细长吸气。久之仅有吸的意思即可,而并不真正吸气。然后,开始调动内气上行下动。吸气时,收缩阴囊及肛门,并极力将睾丸上提如腹内;呼气,放松阴囊和肛门,将睾丸放回阴囊并意想内气下行至阴囊内充盈之。如此一呼一吸,习之不辍。久之,呼气时,阴囊内因内气充盈而结实、固坚;吸气时,睾丸被收提至腹内,外部仅存阴囊。次功亦可单练,名曰吸阴功。
   三、金禅外弩
   取坐式,调运内气数周后,即开始纳气入阴茎。吸气时,调动丹田内气下行;呼气时,意想内气下注入阴茎,并弩至于顶。久习之,则每运气于此,则阴茎坚可不畏拳击脚踢。
   四、金禅内坚
   取坐式,调运内气运行数周天后,可是行排打之功,即分别对睾丸和阴茎进行排打。此时,因有前几部功做基础,阴部具备了一定的抗击力,但初行排打法仍疼痛入心,应缓缓排击之,不可蛮暴行动。对于阴囊和睾丸,可采用搓、挣、拍、抚等法。对于阴茎,可采用握、束、等法,均用手行功,并运内气于排打处后行功。 由缓至疾,由轻至重,至以重手击该处而不知疼痛。
    以上四步行功完毕后,均用药水熏洗裆部。
    熏洗药方:大川芎、伸筋草各五钱,海桐皮、京赤芍、皂角刺、徐长卿各一两。每日一剂,煎水熏洗裆部。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21 17:56
标题: 南少林大力金刚掌
大力金刚掌属南少林六大绝技之一的手上硬气功。此功内外兼修,功成后可开砖碎石。用于徒手技击威力无穷。此功分三部修习。
   一、丹田内功法
   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全放于双腿外侧,站时令胸拔背, 双目平视,全身放松,用口将体内浊气从口中呼出三次后,双脚微屈,似马步状。双手呈抱球状置于胸前,掌心相对,距离约50厘米,十指张开稍内收,双肘处距身约15厘米左右。做好上述要求后,将双目微合,开始调息,吸气时存想天地万物之精气经双手劳宫穴、头顶百合穴、双脚涌泉穴涌涌不断地吸入丹田。呼气时意想气在丹田聚集,采用顺式呼吸法,一呼一吸,练习30分钟。初时桩可站高些,随着功力的增加可逐渐站成低桩(注:此功是强化式功法,练者于练功三天后即可体会气感,一般劳官穴首先发热,而后丹田穴,部分练功者会出现气机在全身各部出现气流感,此时继续练下去,气便可沿经络归行至丹田。练此功时不讲究气的运行,一般应顺其自然为好。
   二、金刚推山掌
   通过上述内功法的修炼后,学者可感觉气机通畅,内气充盈,此时可将双脚分开比肩略宽,双膝蹲成弓步,双目前视,舌抵上腭,腰背挺立,双手握拳置于双侧,意守丹田,将真气调聚成气团后,用口呼气(发嗨声),意想丹田之气向右掌奔涌而出,同时右掌向前冲出,并掌指向上、掌心向前。(这期间应用足气力。)接着闭气3至5秒后,掌向外转变成拳状收回置于腰间,后换左掌,练至纯熟后可双掌齐出、双拿按地等。此功贵在练习爆发力及丹田内气的运行,有条件者亦可以掌击打砂袋,砂袋重量从25公斤起逐渐增至75公斤为度。
   三、金剐断碑手
   此功即外家铁砂拿练法,练者置砂袋于凳上(砂袋内装铁砂),作马步站立以双手掌轮流击打砂袋,每次力尽而止。运气法见金刚推山掌一式,每次练功完毕之后应辅以用醋方洗手,方可使之事半功倍。具体洗手方是:取生锈的铁钉或铁块5公斤将其浸在醋中一星期后,将铁钉等取出,倒入少量烈性酒即成醋方。练功毕后,将双手放在盆中浸洗,药水以温热为佳(此法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简便洗水方)。学者切莫花费财力去购买贵重的药方。因功夫责在勤学苦练,高深的功夫还取决于人的悟性。
   注意事项:
   1.如果练丹田功法出现内气散乱,可盘膝打坐,以第一式的调气法,将内气归引入丹田。一般练功者可在3至6个月后自然打通小周天,无需用意导引。
   2.有病者不可修习第三式,因此式损耗真气较大,应待病愈之后方可习之。老年人仅练习第一式就可起到养生之目的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21 17:59
标题: 南少林绝技隔山打锣
“隔山打锣”是南少林内功绝活,她采用动静结合,内气运使的方法练习指功(也可练习掌、肘等).目的是外气内收,真气外发,能使全身内气在当节部位(如手、指、掌、肘等部位)流动自如,从而产生强大的打击力。练至上乘,可隔物传功,隔山打锣,因而碍其名。
1.指擎青天

①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平,两臂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目视前方,手指成剑指。
②吸气:两臂缓缓前伸;两掌心向上,五指朝前,自然摆开。舌抵上曙,腹部内收,以意导气,自会阴压至丹田,以鼻吸气进入丹田,当手臂抬高与肩平时,丹田憋气20秒钟,然后引气从丹田直达膻中穴,同时两臂内旋,屈肘,两手指尖相对,掌心仍向上,成怀托婴儿状,向上托气,守于膻中穴,小指与胸口相距约3寸。
③呼气:内气从膻中穴下沉至丹田、会阴、尾闾,向后上升至两侧命门,会于大椎,再向两侧分开至肩中。肩髁,下经曲池、外关、外劳宫,最后达指尖。同时•翻掌,两臂缓缓向上抬起,掌心向上,指尖仍相对,抬头仰视,犹如手指托住青天一般。(注意:身体保持端正,不得前俯后仰,呼吸速度、内气运行速度与手臂上行速度要基本保持一致。
④收功:手托住青天的同时,用鼻再吸满一口气。憋气约10秒钟,用口缓缓呼气,同时双臂下沉至膻中穴高度,然后分开自然垂向两侧。目视前方,头正身直。气沉丹田,意守丹田。
此功每次需练5-10次
2.力贯地府
①预备式同前。
②吸气:头正身直,含胸拔背,舌抵上腭,腹部微微内收。内气从会阴至丹田,用鼻吸气,此时左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左弓右箭步。内气从丹田引至膻中穴处,掌心相对约距离半尺宽,手指成45度角向上方,憋气20秒。
③呼气:内气从膻中穴下行至丹田,经会阴、尾阎。到两侧命门,上行会于大椎,分开至肩井、肩髁、曲池、外关、外劳宫等穴,最后达指尖。左手指上翘朝天成立掌状,掌距右上臂约2寸处,护卫胸前,旦呈时刻出未状态;右臂前伸,手揩猛向前面地上插击,意念欲穿破地面深处,憋气10秒钟,上身保持正直。左右腿交替向前,左右手交替习练。
④收功:手臂及腿回归原位,气沉丹田。惫念丹田,舌抵上腭,目光平视。
此功每次需做10遍以上。
  
3.力破华山
  
①预备式:两脚并拢,身体直立,眼睛平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②吸气:舌抵上腭,小腹微收,引内气自会阴处上至丹田。同时,用鼻吸气,内气升至膻中,憋气20秒钟,提左膝,大小腿成90度,两小臂上提与大臂成90度,两掌手揩成剑指,掌心向上置腰旁,大约于胯部上。
③呼气:腹部略外鼓,气从口缓缓呼出。内气自膻中穴下行至丹田,略停数秒钟,再经会阴、尾阎、命门会于大椎,再分开至两侧肩井,经肩髁、曲池、外关、外劳宫达指尖,同时左脚向前落地成弓步,两臂内旋,右臂朝前伸出,四指意欲穿破、钻人大山,左掌落于胸前。护胞旦预备出击。左右式交替习练。
④收式:左脚向右脚并拢,两臂收于两大腿外侧,自然下垂,舌放平。
  
4.猫功Uo_
  
①预备式同前。
②吸气:俯卧.两手食指撑地,腰腿要直,脚尖支地。吸气时身体渐渐直起,意念想着由指尖吸人大地之气,运至丹田。
③呼气:呼气时由丹田再将气运至指尖。
如此练习日久逐渐减去一指。最后只剩下食指仍可做10多分钟,则指力可观。
通过以上步骤练习,约一年多就可用于点穴,指的穿透力均可做到指到敌伤。
④大收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平举,在胸前交叉,收回大腿外侧,然后从大腿外侧向上过头顶,至胸的双手合十,反复3次,意沉丹田,自然呼吸,调息收功。
注意事项:
1.吸气时,全身放松。
2.呼气时,把气力贯注于手指,全身其他部位仍放松。
3.平时应注意养气锻炼。

[ 本帖最后由 小糊涂神仙 于 2007-6-21 18:03 编辑 ]
作者: 幸福花    时间: 2007-6-22 10:09
嘻嘻,我同学会太极扇,楼主发这写太辛苦了!强烈的顶!
作者: 雪狼    时间: 2007-6-27 20:28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28 10:45
标题: 南少林奇功“老虎吊”
“老虎吊”是南少林五大象形拳龙、虎、豹、蛇、鹤中虎尊拳的绝技之口,系近代虎尊拳师、杰出的武术技击家周子和(1874~1926)所传。周子和先生字永宽,号郇山道者,福建闽侯县南屿芝田村人,曾学有鱼、鸭、牛、犬、猴、鹤、鸡等南派象形拳法,尤精虎拳,为虎拳一代宗师,被称为福州三和(周子和、茶亭和、青圃和)之一,有“无敌大将军”之美称。他的日本弟子上地完文(1877~1948)1897年在福州跟其习虎尊等拳13年泅国后将他从周子和先生处学来的拳术结合日本拳术逐渐发展和演变成日本“上地流空手道”。周先生之侄周振群(1888~1968)深得其真传,周振群生前在福州一带设馆授徒。目前,“老虎吊”绝技由周振群先生之弟子,现年90高龄的老拳师郭孔熙先生保留下来。
   “老虎吊”是一种高级的内功功法,因此功法在传授上极为保密,且从来都是口传身授,无文字记载,因此传人极少。凡练成此功者,全身坚硬如铁,可用绳子捆住颈部吊离地面,用棍狠击胸、腹部而不受伤,具有很高的技击实用价值。周振群先生就因“老虎吊”内功精深被誉为“铁骨达摩”。此外,“老虎吊,,对于强身健体亦有极大的妙处,可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使病弱者诙复健康,健康者体质更强。郭孔熙先生现年90岁,练此功法50余年,至今仍耳聪目明,步履强健,指甲红润,堪称南少林内功高手。1990年福州市国际武术观摩表演大会时,86岁高龄的郭孔熙先生仍能经得起加拿大运动员帕特里克棍棒走扛,而受国内外人士大加赞赏。,鉴于“老虎吊”这一武术瑰宝濒临失传,笔者征得郭老师同意,特将此功法公诸同好。
   “老虎吊”内功练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仰首拨筋(吊五筋)双脚开立,与肩同宽,松肩坠肘,提掌,掌心向上,再缩身沉肩俯首屈膝,双掌下切时呼气,同时意想内气由头顶百会经面部、胸部,下降到丹田处。这时小腹外突,“气”经会阴分两支,沿两腿内侧下沉,直到脚底涌泉穴,这时下切的双掌变为单凤眼拳向上挑起。此时,应注意仰首拨筋使气管内收,同时吸气,使“气”由“涌泉穴”沿两腿后侧上升经脊柱至“百会”,如此周而复始。仰首拨筋的练功目的在于加强颈部肌肉锻练和气管的内收,达到保护气管的作用,只有经过这样的锻炼,在吊起时才不至窒息。
   第二阶段:内贯气(塌骨功)全身放松,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舌尖轻顶上缀处,仰掌提肩与肘,同时提气,然后沉肩与膝,双掌下切,发爆发劲使小腹外突,同时提肛,使肛门括约肌收缩,十趾抓地,将上提之气下沉“丹田”。如此反复练习。这一阶段的练功目的是通过气血运行配合双掌发劲,促使胸胁部形成相互依靠的坚固骨壁,促使腹部肌纤维收缩形成坚硬的保护层,再通过以内气为主的内功为内应,起到保护五脏六腑的作用,这样才可经受强大的外力击打而不受损伤。
   第三阶段:吹内功心气(掏气功)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用鼻作短吸气,同时提双掌,屈肘下沉至两胁旁,小腹内收,接着屈膝双掌下按,用口呼气,呼气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呼出的气需长且匀,同时发“哈”声,直呼至不能再有气呼出止,再由吸气开始,循环反复。通过塌骨功的练习,肌肉和胸胁骨骼组织已具备了一定的抗打能力,掏气功的练功目的是在塌骨功的基础上提高内脏的抗震能力,使内脏坚固,在打击时不至损伤。
   第四阶段:奇功老虎吊通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习者内外坚固,可承受巨大的外方击打而不受伤。此时可以进入老虎吊的实践阶段,具体做法是:取麻绳一根10米长左右,用空心活结捆住颈部,将身体吊离地面,开始时应有人在旁边保护,吊离地面应以双脚离地为宜,待吊功成功后由师兄弟取木棍一根,在胸、腹、胁、背部进行反复击打,击打时应由轻渐重,直到能经受全力击打而不受伤方告功成。
   “老虎吊”功法的四个阶段各有侧重,第一阶段主练颈部的捆吊能力,为日后吊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三阶段主要练胸、腹、胁部的抗打能力;第四阶段则是检验“老虎吊”奇功的综合实践,做为一个完整的功法,仅仅能被吊起而不窒息或只能经受较小力量的打击只成功了一半,吊起后任人击打而不受伤,才算是练成了整体功法。如果习者只想练就抗打能力,那么练第二、三阶段功法就可以了,如要练吊功则必须在精此功法者或精通硬气功的师傅指导下练习。在练习吊功时绝不允许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一定要注意安全。“老虎吊”向为武林秘功,练时难,成者尊,功成后应用以防身,切勿恃技凌人。另外,练功时应循序渐进,倘能持之以恒,一般半年后功法便可大成。
作者: 小糊涂神仙    时间: 2007-6-28 10:48
标题: 南少林千佛降魔手
千佛降魔手,又称大金刚手,是流传于民间的南少林功法之一。此功简明易学,长功快、效果好,且阴阳并练,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练功一年后功力惊人,实为自卫防身之法宝。
功法:
一、预备势(含光静立)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双脚分开与肩等宽,两膝稍微弯曲,身体正直,微含胸拨背,头顶劲直,双臂下垂,左右手五指微撑,自然散开于体侧。放松自然,心静专一,舌抵上腭,逆呼吸,呼气时气沉丹田气达双手掌。如此反复十二次。
注意:意守双掌劳宫穴,呼吸要均匀细长。

二、左右推山(平分秋色)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接上式,两手臂提气缓慢侧平举至与肩同高时,现回收至肩旁,掌心斜向下,掌指向左右两侧,两掌放松,同时吸气。然后两手掌快速向两侧推出,气随动作从鼻腔中喷出,意念气达双手掌,掌心向两侧,初练每次七遍,逐渐增到四十九遍为宜。
注意:推掌时双掌要用爆发力快速抖发,一定要放松,用手腕弹抖,掌心处挺。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三、马步推掌(霹雳手)

接上式,两脚开立,成马步势,双手臂曲肘提至胸前内旋,双掌于肩前,手心向后,手背向前,放松,同时用鼻缓慢吸气,承上式,双掌平行向前快速推出,意念气达双掌,掌心向前,初练每次七遍,逐渐增至四十九次。
要领同上式。 
四、卧虎劲(阿难拜佛)
接上式,双掌按地与肩同宽,两臂似直非直,略曲,双脚尖着地,伸直。然后双臂缓缓弯曲,身体下沉,同时用鼻吸气,双臂伸直,身体上升。初练九次,逐渐增至八十一次。
注意:伸时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肘要略弯;曲时肩手之间空有拳距离。动作速度要均匀、缓慢,此式不同于俯卧撑,增可是臂力效果显著。
五、操手(罗汉练掌)
将铁砂袋放于比腰略低的地方,身体自然起立,两脚前后站立,大于肩宽,下颊内收,两臂自然下垂,目视砂袋。
以右掌操功示之:
(1)右脚在前,成右弓步。右掌由下向后再向上向前划弧,向下拍击砂袋,掌心朝下,左掌不动,目视右掌,此式为拍掌。
(2)砍掌:与上动同,只是用掌侧击砂袋,拇指一侧朝上。
(3)印掌:与上动同,只是用掌根击袋。
注意:抡臂拍击时手臂要放松,以肩为轴,全身放松,拍击时快速用鼻喷气。左掌同样操场练,只是左脚在前。初练每种掌法拍击十八次左右,逐渐增至四十九次。
操手前后须用中药洗手并按摩,不可轻视。
用药方法如下:
以半斤地骨皮及食盐,加水5斤煎二十分钟即可使用,每付药可用一月。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六、揉球(如意手)
©功夫天下 -- 功夫天下,汇集天下功夫  
备一石制或铁制的圆球,初练时用十斤左右,用手掌按在墙上转动,待自如后可模仿书法形式在墙上运行,至五十斤时已功力惊人,若用八十斤球能在墙上上下左右随意纵横运行时便大功千成,用于技击,如秦山压顶般,无人能受。

注意事项:
1、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2、不能过度疲劳,但运动量也不能太小,应以第二天不感疲劳为准。
3、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注意加强营养和睡眠。
5、练功有成后,万不可随意出手伤人。
6、早晚各练一遍,第六式没有时间规定,空闲时练习即可。
作者: 兜兜妈咪    时间: 2010-11-29 12:53
纸上谈兵啊?楼主会哪些?
作者: runyin    时间: 2010-11-29 15:15
向高手学习。
作者: 小民哥    时间: 2010-11-29 19:23
有熟悉太极拳的邻居没有,想学学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www.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