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反思——关于动漫产业 [打印本页]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5:06
标题: 反思——关于动漫产业
接触动漫,恐怕要从小学记事开始说起。

那时热播的动画片印象深刻的有《变形金刚》、《花仙子》、《咪咪流浪记》、《希瑞》、《机器猫》、《咪姆》、《兔子等着瞧》、《鼹鼠的故事》、《蓝精灵》、《圣斗士星矢》、《太空堡垒》等等以及那些我已经没有印象的动画片。还有漫画《篮球飞人》(又叫《灌蓝高手》)、《侠探寒羽良》等等。

小学六年级的我,因为已经保送上了区重点中学,所以不用在每日投身到准备考试的紧张中,故而向同桌借了整套的《圣斗士星矢》来看,那时才知道原来动画片不仅可以在电视上看,还有书可以随时翻阅!不过没想过它们都是日本动漫产业的组成部分,只是一下子喜欢上了看漫画。纵观上述所列动画片,百分之五十是日本动画,这可真不是个偶然!

动漫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名词。这里主要指日本动漫及其的衍生品,这一切构成日本动漫产业。在我这么多年的阅读体验过程中,只有日本的动漫业可以被称做动漫产业。这一产业主要以小学馆、集英社和讲谈社三大日本出版公司包揽绝大部分出版作品,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都是出版机构,漫画家为这些出版机构提供漫画,发表在其旗下的刊物上,所以有这些漫画家为xx的漫画家的说法。对于产业,还包括除了漫画杂志之外很多衍生品,比如:漫画作品结集成书(因为所有漫画家的作品都是先以连载的形式出现在各类期刊中,受到欢迎之后才能结集成书,成为单行本)、动画片电视剧版、OVA版、剧场版、作品中的知名道具做成的各类小商品、原画集、音乐CD、相关的COMIC(也叫COSPLAY,就是真人演绎动漫作品中的形象),后来更含纳了游戏及相关产品。这等等一系列东西构成了现在的日本动漫产业。既然称为产业,那么不言而喻这些出版物成为了一个整体。漫画家们是这个整体的主体。

日本动漫产业的鼻祖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铁臂阿童木》的缔造者——手冢治虫!是他创造了一个动画的神话,更把这个神话塑造成为一个企业的辉煌!他不能不被日本人称道。从他开始,日本人知道了动画片不是孩子们的专利,它更能引起父母的关注与好感,从此日本动漫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成为脱颖而出的新兴产业!日本人也从此知道,从娃娃抓起的消费引导虽然年头较长,但收效坡大!这也符合日本人的经营理念——不单看眼前利益,更把目光看向长远!这一理念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是一个启迪,更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缺乏的正是长远利益的谋划!

在此我不对企业经营做过多探求,只说日本动漫带给我的影响。

上了初二之后,对日本漫画书的阅读达到顶峰,负面影响就是使我从全班第八名一落千丈至全班倒数第八名(我们班50个人)!那时,家里已经不再让我看电视,所以只能靠购买无数的漫画书作为一解饥渴的唯一途径。可是那时我没有那么多钱,就和另外3、4个志同道合的狐朋狗友一起攒钱买正套书看。后来还是被老师的“慧眼”发现了我们的龌龊勾当,从我们的课桌里居然没收了上百本漫画加小说,想起来那都是经典漫画啊!如今再没有那么好的版本了可收藏了!后来初三毕业,老师把书还给我们的时候已经无法拼凑整套了,也听说她的女儿没考上大学,难道其中有啥猫腻?不做深想,仅当一乐。

但那时的阅读体验,让我对日本的漫画印象颇好。现在许多收藏的漫画都是那时看过如今再次购买的。

说起漫家家,就不能不说说台湾的游素兰!她是我认为最接近日本漫画风格的台湾女漫家。她的《倾国怨伶》和《火王》自成体系又互相辉映,绝对可圈可点。可是她的漫画生长在台湾,所以只有书,没有任何产业化边缘产品,更没有VCD等面试,不能不算一个很大的遗憾。不知是对漫画的疲倦还是真的爱好转变,如今的她,出了无数的玄幻小说,但我个人看来,成就绝对达不到她在漫画领域的十分之一!也许游素兰生长在日本,可能现在还能看到她的漫画作品也未可知。

由此可见,中国的动漫不能叫做产业,只能附属于儿童产业之下。很多人的观念还是一成不变的——动画片嘛,小孩看的!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中国文化过于深厚的原因,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怎么会对一个动画片看重呢?而现在,国家重视青少年教育,我一个从事动漫业10多年的朋友跟我说,各区政府都已经把动漫的各类活动提上日程,但无论如何重视,也没有意图将动漫发展成像日本那样具有产业化规模的行业。现在的动漫活动虽然扣上了政府支持的帽子,但绝对还是民间活动,登不了大雅之堂。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真的是流失了很大一部分税收来源!

中国的海尔算是动漫的一个企业先驱范例,颇有松下的遗风,创造了《海尔小王子》这对兄弟!但是海尔的王子们,过于平面,过于形式化,无论到了世界各地什么地方都穿着小裤衩,这辈子似乎没别的衣服可穿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漫的悲哀体现。难道漫画人物不能丰满?漫画人物不该有其性格发展过程?难道动画片真的只是给孩子们看的专利吗?在我们这些生于八十年代的人看来,动画片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提我幼年时看过的那些动画片,就是现在,谁不看看《蜡笔小新》?谁不关注《头文字D》?谁能躲得开《火影忍者》?

中国动漫急待产业化发展。不要总沉浸在《九色鹿》、《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所创造的成就,现在的动画片的制作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不能不叫我心寒。动画人物的表情呆板、情节单一、故事陈旧,政治目的性强而忽略了原本动画片应该具有的审美和娱乐性。

提起曾经辉煌的动画片,再看看现在的速食快餐一样的动画片成品,真的让我无法在这个领域支持国货!让日本动漫毫无竞争地吞吃我国的动漫业,实在使我感到痛心的同时又无可奈何,只能希望国内动漫能迅速崛起,不要让日本动漫如此嚣张。好在我还能够看见中国动漫家们的尚可算欣慰的努力。颜开等漫家的作品,在值得肯定地同时也该深刻反省与日本动漫作品的差距。我希望这些漫家不要在得到些许成绩的时候就自我骄傲起来,到处签名售书、到处开设讲堂、到处参加活动!难道就不该好好撑起我们动漫这一片天吗?反思自己的差距与不足,真正为动漫做出自己的贡献不好吗?但这样的沉稳正是我们这个浮躁社会所缺少的品质,希望动漫家们能学习宫崎骏对动漫的执著——不在睡觉就在案头工作!因此宫崎骏能创造出不一样其他日本漫家的动漫电影!从《龙猫》到《千与千寻》,从《红猪》到现在《移动的城堡》每部作品都洋溢着他对亲情、友情、环保地追求,他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从情节到音乐无疑在给我们这些动漫爱好者提供一次又一次的动漫大餐,在我们饕餮一把的同时不得不对本国的动漫电影叹息。那《宝莲灯》的昙花一现,虽不算多么成功,但在那一刻,我是看到了中国动漫的前景,可又随即陷入了一片黑暗!

中国动漫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动漫家们在干什么?我们观众又在期望什么?我不停在期待,不停在思考,也在不停地反思!

[ 本帖最后由 菜鸟 于 2007-1-15 17:25 编辑 ]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5:08
写了一整天,也不能尽述我对动漫的热爱和对中国动漫的期许。只做个抛砖引玉吧!
作者: 带海    时间: 2007-1-15 15:12
看不懂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5:16
标题: 参考:小学馆有哪些作品?杂志销量如何?
1、销量:
年销售额为1600亿日元(约15亿美元),在日本图书市场上占有8%份额。居前三位。
附:
小学馆(Shogakukan)株式会社创建于1922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的一桥,是目前日本三大出版公司之一。创始之初,小学馆主要经营各种小学教学用期刊,现已发展成为兼营图书、期刊杂志、漫画、工具书、光盘等多类出版物的大型出版公司。现拥有雇员834人,年销售额为1600亿日元(约15亿美元),在日本图书市场上占有8%份额。
小学馆每年出版期刊67种,图书4500种,漫画4600种,涉及百科全书、历史、艺术、绘画本、字典、小说、论著、儿童绘画本等多个领域。目前,小学馆旗下的漫画期刊包括《少年SUNDAY》、《CIAO》、《少女COMIC》、《YOUNG SUNDAY》等。
小学馆现出版70多种杂志,其中,连环漫画的销售额约占小学馆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在畅销书方面,小学馆也创造了惊人的成绩,图书《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销售350万册,《现在去见你》销售100万册。

2、作品。
这个,如果问旗下杂志的话上面有讲了,如果是问有哪些漫画的话太多了,可能这里都写不下呢,举部分吧


龙珠 (鸟山 明 )
乌龙派出所 (秋本治 )
男儿当入樽 (井上雄彦 (
海贼王(尾田荣一郎 )
火影忍者 (岸本齐史 )
IQ博士 (鸟山 明)
城市猎人 (北条 司)
圣闘士星矢 (车田正美)
幽游白书、全职猎人、LEVEL E(冨樫义博)
北斗神拳(武论尊?原哲夫)
足球小将(高桥阳一)
浪客剑心(和月伸宏)
灌篮高手(井上雄彦)
死亡笔记、棋魂(小畑健)
侦探学院Q、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佐藤文也)
草莓100%(河下水希)
银魂
光速21跑者21号
BLEACH 死神
北斗神拳
名探侦柯南
机器猫
TOUCH
足球小将
流星花园
草莓100%
钢之炼金术士
强棒出击
犬夜叉
福星小子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5:17
标题: 参考2:漫画家是怎么分类的??
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都是出版机构,漫画家为这些出版机构提供漫画,发表在其旗下的刊物上,所以有这些漫画家为xx的漫画家的说法

附:
漫画期刊是日本漫画出版的主体,较有影响的漫画期刊大约有四十几种,其中周刊有13种,半月刊(双周刊)有10种,月刊有20余种。如果按每期发行量计算,排名在前十四位的漫画期刊发行量都已经超越了100万份。其中,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秋田书店和白泉社等五家主要出版机构瓜分了日本漫画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小学馆篇

小学馆(Shogakukan)株式会社创建于1922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的一桥,是目前日本三大出版公司之一。创始之初,小学馆主要经营各种小学教学用期刊,现已发展成为兼营图书、期刊杂志、漫画、工具书、光盘等多类出版物的大型出版公司。现拥有雇员834人,年销售额为1600亿日元(约15亿美元),在日本图书市场上占有8%份额。
小学馆每年出版期刊67种,图书4500种,漫画4600种,涉及百科全书、历史、艺术、绘画本、字典、小说、论著、儿童绘画本等多个领域。目前,小学馆旗下的漫画期刊包括《少年SUNDAY》、《CIAO》、《少女COMIC》、《YOUNG SUNDAY》等。

《周刊少年SUNDAY》创刊于1959年,是小学馆的老牌少年漫画期刊,每周三发售,现售价220日元,每期平均销售量在150万份左右。从某种意义上说,《少年SUNDAY》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它的发行量。在这本期刊上发表的作品,几乎涉及到了所有少年漫画题材,体育、幻想、侦探、历史、青春校园等等应有尽有,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而安达充、高桥留美子和青山刚昌三位号称是该刊的“三驾马车”。

《YOUNG SUNDAY》创刊于1987年,是一本综合性青年漫画周刊,每周四发行,现售价260日元。该刊曾经使用过《少年BIG COMIC》的刊名,但很快就更名为《YOUNG SUNDAY》,1995年改为周刊。虽然号称“青年漫画期刊”,但其刊载的作品却多为青少年风格,并兼有其他类型的作品。活跃在该刊上的画家有秋重学、山田玲司、山田贵敏、游人等。

《CIAO》创刊于1977年,是一本面向小学女生的少女漫画月刊,每月3日发售,现售价400日元。该刊刊载的漫画作品以简捷、明快的风格为主,连载作品的篇幅也比较短,但娱乐性很强。此外,该刊还曾经发表过一些改编自游戏或动画的漫画作品,如《少女革命》等。《CIAO》的主力画家包括饭坂友佳子、杉惠美子、月梨野有实等。

《少女COMIC》创刊于1968年,是一本面向中学女生的少女漫画半月刊,每月5、20日发售,现售价280日元。该刊刊载的漫画作品题材较其他的少女漫画期刊更广,时常会刊载一些具有时尚因素的漫画作品。目前比较活跃的少女漫画家新条真由、渡濑悠宇等都是该刊的撰稿人。

《PETIT FLOWER》创刊于1980年,是一本面向青年女性的少女漫画双月刊,单月26日发售,现售价490日元。在这本期刊上发表的作品大都是“用少女漫画手法绘制的女性漫画”,主力画家大都是出道多年的名家。作品内容较为成熟、构思严谨、内涵丰富,以情节见长。该刊的读者多是25至27岁的青年女性。

《PETIT COMIC》创刊于1977年,是一本少女漫画月刊,每月24日发售,现售价380日元。总体风格与《PETIT FLOWER》相仿,长期在该刊上连载漫画的作者有吉村明美、斋藤千穗、吉原由起、赤石路代、小越夏江、高濑由香等。



讲谈社篇

讲谈社(Kodansha Ltd.)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音羽,是日本最大的出版公司。由野间清治先生于1909年创建,曾使用“大日本雄辩会讲谈社”的名称,后社名删繁就简,改为讲谈社。目前讲谈社仍为家族企业,拥有雇员1200名,销售额为16.5亿美元,现任社长是野间佐和子女士。此外,由于所在地的地名叫音羽,因此也被称为音羽集团。

讲谈社漫画杂志

讲谈社每年出版各类期刊约60余种,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4%;图书销售额仅占总销售额的30%左右。讲谈社出版的图书涉及儿童、美术、文学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活实用、工具书等各个领域。目前,讲谈社旗下的漫画期刊包括《少年MAGAZINE》、《MAGAZINE Z》、《AFTERNOON》、《MORNING》、《YOUNG MAGAZINE》、《好朋友》、《BE LOVE》等。

《周刊少年MAGAZINE》创刊于1959年3月,是讲谈社的老牌漫画期刊,每周三发售,现售价为220日元,每期平均销售量在400万份左右。《少年MAGAZINE》是综合性的少年漫画期刊,刊载作品多是体育或动作冒险题材,兼有推理、青春、美食、魔幻等各类漫画,整体风格比较硬朗。由于创刊较早,许多知名漫画家都曾在《少年MAGAZINE》上发表过作品,如手冢治虫、松本零士、石森章太郎等。近年来,随着真岛浩等新人的崛起,《少年MAGAZINE》开始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

《AFTERNOON》创刊于1987年,是一本面向高端市场的青年漫画月刊,每月25日发售,现售价480日元。刊物的整体水平较高,格调清新,是青年漫画期刊中容量最大、页数最多的一种。所刊载的作品画风细腻,作品主题较为严肃,内容成熟,注重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探讨。曾在该刊上发表作品的漫画家有藤岛康介、高桥努、园田健一、北道正幸等。

《MORNING》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大众化的青年漫画周刊,每周四发售,现售价260日元。该刊曾使用《COMIC MORNING》的刊名,1986年后改为现在的名字。由于这本期刊是专门为挤电车的上班族而设计的,因此刊载的作品多为现实题材,兼有历史、政治、体育等各类作品。主力画家包括弘兼宪史、小林诚、井上雄彦、水岛新司等。此外,该刊还发表欧美画家的作品。

《YOUNG MAGAZINE》创刊于1980年,是讲谈社另一本重要的青年漫画周刊,每周一发售,现售价250日元,平均销售量在170万份左右。相对于讲谈社的其他漫画期刊,《YOUNG MAGAZINE》的商业气息比较浓厚,作品素质显得良莠不齐,虽然不断有高水平的作品发表,但也不乏一些格调不高的色情漫画。长期在该刊发表作品的画家有高田裕三、重野秀一、CLAMP和福本神行等。

《好朋友》创刊于1955年1月,是讲谈社最重要的少女漫画月刊,每月3日发售,现售价420日元,平均销售量在110万份左右。该刊以中小学女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其刊载的作品以恋爱、幻想和冒险为主,曾因连载著名少女漫画《美少女战士》而使发行量一度上升到200万份。跟《少年MAGAZINE》一样,《好朋友》也是日本漫画界的老牌刊物,许多著名漫画家都曾经为其撰稿。目前,该刊的主力画家包括武内直子、CLAMP、阿弓唯、立川惠等少女漫画名家。

《BE LOVE》创刊于1980年,是一本面向职业女性的漫画半月刊,每月10、25日发售,现售价350日元。该刊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女性漫画期刊之一,办刊口号是“创造有爱的人生”。主要作者多为出道多年的实力派画家,如池田理代子、冈野玲子等。目前,其读者群中既有女性,也有男性。

《MAGAZINE Z》创刊于1999年,是一本少年漫画月刊,每月1日发售,现售价480日元。该刊专门针对少年(男性)漫画市场设计,所刊载的作品多为武打、科幻、历史等硬派题材,部分作品是根据游戏或动画改编而成的。虽然创刊时间不常,但却拥有豪华的作者阵容,因而很快就以新锐的形象赢得了读者的认可。

集英社介绍

大正15年
从小学馆的娱乐志出版部门分离,成立集英社。
昭和2年《男子绘本》《女子绘本》创刊。

昭和3年
现代ユウモア全集24卷企画编集。
昭和5年
《侦探奇谈》创刊。
昭和22年
合资会社集英社设立。 少年王者出版。
昭和24年
改组成株式会社集英社。 《おもしろブック》创刊。
昭和25年《よいこのとも》创刊。
昭和26年
《少女BOOK》创刊。
昭和27年
《明星》创刊。
昭和28年
《おもしろ漫画》文库系列出版。 《幼年BOOK》创刊。
昭和30年
《りぼん》创刊。 绘文库出版。
昭和32年
少年少女物语文库全30卷出版。 学习漫画文库系列发行。 杉浦茂杰作漫画全集8卷发行 《日の丸》创刊。
昭和33年《周刊明星》《女子幼稚园こばと》创刊 TV漫画文库23卷出版 宇野哲人编《新修广词典》出版。
昭和34年
《少年ブック》创刊文艺图书初出版:柴田炼三郎《游太郎巷谈》、 源氏鸡太《さんしょ娘》等。
昭和36年
少年少女日本历史全集全12卷、ひろすけ幼年童话全集全12卷出版。
昭和37年
《女性明星》创刊 新日本文学全集全38卷、世界短篇文学全集全17卷、幼年世界童话文学全集全12卷、少年版太平洋战史全6卷出版、山口久代・清人《爱と死のかたみ》大为畅销
昭和38年
《マーガレット》创刊世界100人の物语全集全12卷、浮世绘版画全7卷出版。
昭和39年
汉诗大系全24卷、昭和战争文学全集全16卷出版。著名作家自选集出版开始(第1回《石坂洋次郎自选集》)《コンパクト・ブックス》出版。
昭和40年
世界文学全集全38卷、日本的女性史全4卷、母与子的名作童话全50卷出版。《コバルト・ブックス》发行。
昭和41年
《小说ジュニア》《周刊プレイボーイ》创刊。日本文学全集全88卷、母与子的名作文学全50卷出版。《コンパクト・コミックス》发行。第1回白土三平《サスケ》。
昭和42年
《オールカラーひろすけ童话》全8卷、学习漫画《日本的历史》全18卷、千夜一夜全13卷、现代世界文学系列发行。第1回ロス《さようならコロンバス》、シリトー《长距离走者の孤独》 マーガレット・コミックス发行。
昭和43年
《周刊セブンティーン》、《周刊少年ジャンプ》创刊。Duet版世界文学全集全66卷、彩版日本的文学全30卷出版。
昭和44年
定本《モラエス》全集全5卷、《シムノン》选集全12卷、现代世界美术全集全25卷出版。
昭和45年
《月刊少年ジャンプ》创刊。 文艺杂志《すばる》创刊。漱石文学全集全10卷、古典俳文学大系全16卷、原色园艺植物大观全7册、美国的历史全3卷、少年版日本的历史全14卷出版。
昭和46年
《non・no》创刊。现代日本美术全集全18卷、シートン动物记全8卷、富岛健夫青春文学选集全14卷、东山魁夷代表画集、古九谷、蔷薇刑出版。
昭和47年
《ロードショー》创刊收藏版世界文学全集全45卷、世界电影音乐全9卷、梶山季之自选作品集全16卷、少年版世界推理全24卷、マーガレット・コミックス《ベルサイユのばら》、东山魁夷画集《古都を描く》出版。
昭和48年
《月刊セブンティーン》创刊。全译汉文大系全33卷、柴田炼三郎自选时代小说全集全30卷、浮世绘大系全17卷出版。
作者: 不吃鱼的猫    时间: 2007-1-15 16:08
前两天跟发小逛金源,上到楼上,一看圣斗士的模型玩具,她差点整个人贴到人家玻璃橱窗上。。。。。。
中国的动漫有哪个形象有这样的效应?
不得不让人反思。。。
就是小鸟说的,因为中国的动漫是非产业化的,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结果,是让很多人觉得,有些东西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比如动漫。。。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6:13
中国有的产业的进程就是被历史的沉淀所耽误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16:14
看来我绝对有必要和小鸟面对面讨论这个问题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
同班一个女生来和我切磋漫画
同屋室友一致认为,都是中国话,都没听懂
呵呵
不是此道中人不了解的

那个信息封闭的时代,我就想尽办法去搞原版的《少年跳跃》了,真TM辛苦,在海淀的地摊群里淘换好几天呀

毫无疑问,《机器猫》是那种开本的始祖
《圣斗士》是火种
《寒羽良》是火焰
《七龙珠》是~!◎#¥%……※×

当时那些印象深刻的名字
北条司、鸟山明、高桥留美子等等等等

那种生活简直遥远而又清晰
每天放学必然去定点的几个书摊,如果出新书了简直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每次都那样迫切,却又害怕享受

到后来,一眼便可分辨出谁的作品
一眼便可看出翻译和新刷的质量是否有一贯性

1.9的时代到2.1的时代
现在再也没有这么好的版式了

我记得清清楚楚的“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
后来的什么“藏学”之类,唉,市场就是这样混乱的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16:22
无数令我回味无穷的作品
从哪里开始呢?

好像从哪里都不合适
当我还是个情窦初开(酸酸的,别骂我)的小男生
《橙路》(相信菜鸟一定看过)这样一部最符合心情的,而且有头有尾,有电影版,有电视剧版的作品,让我无数次恍恍惚惚的寻找“代入感”,呵呵,现在看没有那个心情了
《篮球飞人》其实名气大,但真正让我有共鸣的,让我感受浑小子的是《圣子到》
说起篮球,八神的《灌篮少年》显得要贴近生活的多,而且画风唯美(后来才知道,八神的成人作品可是相当有名气),而且贯穿整部作品的青春涩涩的感觉,让人落泪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6:24
都看过都看过!呵呵,绝对同道中人!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6:26
《圣子到》我还没来得及看,不过一定会看。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16:28
想起来了,我个人真正入道自行收集的是《侠探寒羽良》
至于《猫眼三姐妹》,虽然内地出版的晚,但从风格上看出是北条早期作品,而且到作品中部,渐渐形成了稳定的画面风格
后来,感谢网络,看到了未删减的原始版本,才佩服起当初中文版的编辑们居然调整的这样严丝合缝
再后来,北条的一些短作品,一些单行本,似乎更注重人性的描写甚至变态人性的描写(决不是鬼子AV片里的那种BT)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非常家庭》,从那以后,北条的作品我就不敢再看了
让寒羽的形象不要被影响吧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7-1-15 16:31
没有真实的兴趣,是不可能有耐性写下这么多字的
顶一顶鸟mm了

'下次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花--仙子续集'
'山地那边,草地那边,有一群兰精灵'
'大雪不怕,大雨不怕....'
'休息,休息一会儿...

hehe,看来时代的差异还真是明显的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16:32
说起情节
高桥无疑是最合我心意的
而众多作品中最可以让人反复看的就是《福星小子》
《乱马》似乎有些深沉
(其实这老太太作品深沉的挺多的,《人鱼之森》《一磅福音》等等)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6:32
原帖由 boy77 于 2007-1-15 16:28 发表
想起来了,我个人真正入道自行收集的是《侠探寒羽良》
至于《猫眼三姐妹》,虽然内地出版的晚,但从风格上看出是北条早期作品,而且到作品中部,渐渐形成了稳定的画面风格
后来,感谢网络,看到了未删减的原始 ...


我认为北条司是一个很注重反省的漫家。他的作品每一部都有其比较鲜明的主题。《非常家庭》我认为是他一次很成功的探索。我比较喜欢那些短篇作品,温馨而又对人与自然做出了反思。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6:34
原帖由 玉儿 于 2007-1-15 16:31 发表
没有真实的兴趣,是不可能有耐性写下这么多字的
顶一顶鸟mm了

'下次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花--仙子续集'
'山地那边,草地那边,有一群兰精灵'
'大雪不怕,大雨不怕....'
'休息,休息一会儿...

hehe,看 ...


哎呀,罪过,怎么把《聪明的一休》给忘了呢!呵呵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6:35
原帖由 boy77 于 2007-1-15 16:32 发表
说起情节
高桥无疑是最合我心意的
而众多作品中最可以让人反复看的就是《福星小子》
《乱马》似乎有些深沉
(其实这老太太作品深沉的挺多的,《人鱼之森》《一磅福音》等等)


我这两天一直在看《乱马》和《犬夜叉》!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7-1-15 16:38
谁有全套的圣斗士吗,
借我看看,
我以前有一套,丢了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16:38
小鸟多上些引子
我做完饭再细看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6:40
现在已经没有《圣斗士》的大版了,能找到的只有四拼一,玉儿想看吗?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6:53
还记得那时的《电影少女》吗?真所谓限制级。那时只能偷偷的、秘密的找一没人地方看,桂正和的作品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7:05
实际上,日本漫家真是各有特色又个个精彩。
想起我第一副塔罗牌就是收藏自CLAMP的原画集。日本动漫的边缘产品真是无孔不入!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7:08
漫画家织田润二,各位知道吗?专门画恐怖题材的漫画家,他的《午夜凶铃》改编自小说。我比较胆小,所以没敢看电影,只看了漫画和小说。他比较成功的恐怖小说是《漩涡》,让我至今对蜗牛等漩涡状物品充满恐惧!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7:16
《圣传》《恐怖宠物店》《替身天使》《星座宫神话》《紫眸少女》《白色圆舞曲》《花音》《KISS魔法》《双胞少女》《双星记》《灵猫》《一吻定情》部部爱不释手啊,根本难分优劣!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9:04
标题: 日本漫画家作品列表(GBK)文本版
还是发成附件吧,太影响阅读效果了!

[ 本帖最后由 菜鸟 于 2007-1-16 10:49 编辑 ]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5 19:06
上面的作品有多少是各位看过的呢?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19:56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1-15 16:53 发表
还记得那时的《电影少女》吗?真所谓限制级。那时只能偷偷的、秘密的找一没人地方看,桂正和的作品

是呀是呀
我记得从《电影少女》那个时代开始,就是4.5的厚本时代了
而且还做了处理
但还是引起很大影响
其实从剧情等各个角度看,DNA应该都强于电影少女(也可能是翻译水平问题吧)
怎么就让这部作品先出啦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20:09
说起那时公开出版的现在看来都属于限制级的
我想想

安彦良河早期有部作品
好像是东北一个出版社出的
大约是阿拉雷的同期
好像叫《金星战记》也叫《维纳斯战记》
剧情相当引人入胜
《高达》比起来差远了
一共4本,和鬼子的原版一样
但第4我始终没买到,一直是个遗憾

还有,筱原千绘的那些作品我个人认为都应该划入限制级
《紫眸少女》《灵猫》这些,真不适合孩子看

当然,《北斗神拳》《孔雀王》就更不用说了
再后来就有空开地下出版限制级的了
我记得个人收集第一部赤裸裸的叫《星梦花园》作者忘啦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A级中的精品,有些渡濑悠宇的风格
再后来就有港产的啦
像什么《黄龙之耳》之流

再后来途径就多啦
像什么专业级的贺氏丫太之类的作品
算啦算啦,这个问题就此打住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20:13
你上面列的那张表
我明确认定
至少60%看过
至少80%知道
至少还有二十几部曾经大陆地下出版未收录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20:23
天,返回去仔细看了一下
筱原千绘的作品你还真没落

你那个年纪看,不觉得害怕
我反正是感觉对人性有负面影响

《紫眸少女》应该是第一部大陆出版的吧
我感觉兽性、SM、异灵等等这些元素一个不少
现在想想都觉得冒汗

我一直奇怪,筱原的作品抛开情节不谈
画风不知为什么特别受女孩子待见
如此细长的比例、清瘦的面部、强烈的黑白对比、几乎放弃了散线条的运用
到底哪里吸引人呢
小鸟解释解释吧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5 20:33

想起来了

有部作品你那个年纪恐怕没看过第一版
不是铁臂阿同木和机器猫这些

《银河铁道999》
1985年大陆出版
单行本
一种奇怪的版式
但真的很精美,比起后来的翻版强多了
作者: 玉儿    时间: 2007-1-16 10:11
牛,
好多听都没听过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0:51
看来BOY还真是同道中人。我对于列表里的作品也是看过差不多50-60%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0:52
对了对了
藤子家族的作品除了耳熟能详的《机器猫》
应该是你小学3年纪以前吧

有两部脍炙人口的成套书哦
《怪物太郎》《飞人》
我觉得都挺阳光的

好像同时代还有手冢的《怪医秦博士》
另外,同时代还有一部作品
这应该是厚版本的鼻祖
藤子的呦
好像还是塑封面印刷
叫作《太空儿UB》
当时只出了5册
后来10年后才出全了9册
但那时已经没有看这部作品的心情了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0:54
原帖由 boy77 于 2007-1-15 20:23 发表
天,返回去仔细看了一下
筱原千绘的作品你还真没落

你那个年纪看,不觉得害怕
我反正是感觉对人性有负面影响

《紫眸少女》应该是第一部大陆出版的吧
我感觉兽性、SM、异灵等等这些元素一个不少
现在想 ...


说起她的作品,我实际也是非常喜欢的。估计是因为她的故事情节很吸引人的缘故吧。

有很多非常出色的漫家靠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创造新的效果线,比起那些原本就固定好的模式有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0:57
实际上如果从理论角度研究漫画,基本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探讨:
1、情节
2、分镜头
3、效果线,即视觉效果
4、画风

其他BOY可以补充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0:59
我对漫画很多的心得得益于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她是亲自画漫画的,我见过她的全套用品,也陪她一起去挑选过效果线帖纸,甚至看她画一个短篇的全过程。

真的,全部手工,十分辛苦,而且门道颇多。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04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1-16 10:59 发表
我对漫画很多的心得得益于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她是亲自画漫画的,我见过她的全套用品,也陪她一起去挑选过效果线帖纸,甚至看她画一个短篇的全过程。

真的,全部手工,十分辛苦,而且门道颇多。

是呀是呀
我感觉我们自己的“地下”新生代应该诞生于93年前后
那时我们真正意义上出版了一本杂志
里面有几个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有才华的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颜开”的《雪椰》
而且他还用漫画的形式教大家专业用具的使用方法

什么“纹底纸”之类
深了去了
作者: 暗香盈袖    时间: 2007-1-16 11:06
学习中~~~~~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07
后来,IT技术发展太快了
这些基本功,现在的新新人类可能都不会了

就是老师级的人物,也只在原型创作时才用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07
恩,颜开是现在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内知名漫家之一,现在也在到处讲学,作品除了雪椰,一直没出啥新东西。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09
原帖由 boy77 于 2007-1-16 11:07 发表
后来,IT技术发展太快了
这些基本功,现在的新新人类可能都不会了

就是老师级的人物,也只在原型创作时才用


现在都改电脑做画了!简单了许多,尤其在设计场景的时候,拍几张照片,用软件一做,比画出来的还真实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11
以前老漫画家,都是去现场拍些参考的街景照片,然后誊画下来,那是必须具有相当功力才能做到的。

所以很多漫家是有很多助手的。这些助手分别负责——上效果线、画场景、进行后期画面的处理、有时甚至帮助老师画其它不重要的角色。比老师还辛苦!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13
每个漫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几个助手。

不过漫家们也有苦恼,他们的作品必须要在期刊杂志上有强烈反响才能继续下去。而如果漫家自己不想继续,如果读者反映强烈就必须继续;反之亦然,纯市场化运做。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14
作为欣赏者,我现在不是倚老卖老
真的没有当年的阅读心境了

但作为曾经的粉丝
我有太多的回忆
也有太多的对这个产业的想法

不知从何说起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15
比如灌蓝高手吧,为什么21本之后明显画面脏乱、情节冗长而且虎头蛇尾呢,就是因为他的阅读率急剧下降所至。编辑社不让作者再画了,要求马上结束,结果就是如今看到的31本那德行。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16
我正在和一个大学的老师联系写关于这个产业的一个解读性论文。如果有可能还需要BOY的指导!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17
现在老师初步设想的切入点是——文化解读,类似探讨什么痞子文学啊,什么百花文学啊之类,但我想对于产业,应该是不可避免所要谈到的问题。应该占相当的比重。我正在和老师商量,看她愿意不愿意这么去论述。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19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1-16 11:16 发表
我正在和一个大学的老师联系写关于这个产业的一个解读性论文。如果有可能还需要BOY的指导!

不敢不敢
瞎聊聊可以
做学问咱水平凹
不是妄自菲薄
是真的淡出好多年了

就像偶然间翻出了孩提时代的一箱玩具
感慨万千呀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22
就是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动漫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组成部分之一。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22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1-16 11:17 发表
现在老师初步设想的切入点是——文化解读,类似探讨什么痞子文学啊,什么百花文学啊之类,但我想对于产业,应该是不可避免所要谈到的问题。应该占相当的比重。我正在和老师商量,看她愿意不愿意这么去论述。

这点我坚决赞同
从文化入手
现在国内好像成了定式,而且令人本能的排斥

而这些年对“产业化”的口诛笔伐,我认为有偏颇之嫌
我坚定的支持你的想法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26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1-16 11:22 发表
就是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动漫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呀是呀
宁可不吃中午的馅饼,也要买漫画
宁可不写作业,也要看漫画
宁可不听课,也要交流漫画

那种日子
呵呵
套用一句漫画里的台词
“青春啊”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27
想起那个年代,代价是巨大的,收获也是巨多的,哈哈,一个词“不后悔”!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29
我一直认为,学者的工作不是仅仅讨论一个什么现象就足够了的,而是应该立足现象,发现问题,促进社会生活的发展。既有象牙塔中的清高,又该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30
我自认为我现在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人
抵制鬼子的事我做的很坚决

我家除了数码相继外没有任何全产品的日货
但,说起当初的漫画时代
我经常自我调节“那是年轻的精神需求”,和爱国无关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31
原帖由 boy77 于 2007-1-16 11:30 发表
我自认为我现在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人
抵制鬼子的事我做的很坚决

我家除了数码相继外没有任何全产品的日货
但,说起当初的漫画时代
我经常自我调节“那是年轻的精神需求”,和爱国无关


这就是我要反思这个产业的问题根本!我实在不愿意让日本人的文化再次入侵我们!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32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1-16 11:29 发表
我一直认为,学者的工作不是仅仅讨论一个什么现象就足够了的,而是应该立足现象,发现问题,促进社会生活的发展。既有象牙塔中的清高,又该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

没错,我认为不仅学者,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去
怎么说呢

过去这句官话我觉得有深刻含义,只是某些人不理解罢了
就是应该具有
“崇高的革命理想”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32
我实在不是什么“哈日族”,我却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很多理念、很多成就!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36
也许一个人的言论无法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至少应该有所影响。关起门来做学问,实在不是值得表扬的姿态!难道忧国忧民现在就不需要了吗?难道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也过时了吗?
有时真不知道那些所谓知识分子都在干什么?出书?立传?成立协会?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37
说远了,我是觉得动漫作为产业,已经出现而且在高速发展,怎么中国人有钱都不屑赚了呢?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37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1-16 11:31 发表


这就是我要反思这个产业的问题根本!我实在不愿意让日本人的文化再次入侵我们!

我们都有这个目标
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太复杂了
关于文化渗入的问题
这包含了社会制度、教育、民族历史、意识形态、经济水平等等等等

每个分支的分支都需要专门讨论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38
每次去买那一堆一堆的盗版日本动画片,都在想:中国啥时出个《火王》的盘看看啊!真够无奈的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41
原帖由 boy77 于 2007-1-16 11:37 发表

我们都有这个目标
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太复杂了
关于文化渗入的问题
这包含了社会制度、教育、民族历史、意识形态、经济水平等等等等

每个分支的分支都需要专门讨论


唉,说的我都没信心了!只能尽自己的所能吧。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6 11:49
呵呵
我要年轻5岁,就和你搞个文化传媒公司了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1:51
听了这话,更只剩下哭泣了!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6 13:46
我觉得如今国家对动画片的定位还指限于青少年,要不然不会有“青少频道”这样的命名。
这恐怕是这个产业有些滞后发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 cosmopolitan    时间: 2007-1-17 10:35
菜鸟几多高论,没有细看
但日本动漫对中国电视的侵蚀,曾经达到过让人愤怒的程度
曾经在日本呆过一阵,日本动漫在日本电视黄金时段里并不多
日本那些个人英雄、投机取巧、精神分裂的动漫看多了(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对人的行为方式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会使人产生许许多多负面的思维方法,日本人是否纯属无意,值得怀疑
终于,有关方面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是在日本动漫泛滥10年之后,总算让那些以中国教人善良的故事为基础的动漫抬了头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7 10:41
原帖由 cosmopolitan 于 2007-1-17 10:35 发表
菜鸟几多高论,没有细看
但日本动漫对中国电视的侵蚀,曾经达到过让人愤怒的程度
曾经在日本呆过一阵,日本动漫在日本电视黄金时段里并不多
日本那些个人英雄、投机取巧、精神分裂的动漫看多了(当然也有一些 ...



恩,我好好调查调查。我没去过日本,也不知道07年有没有这个机会,但我如果去了,一定要看看他们的电视台,逛逛他们的书店!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7-1-17 10:53
对动漫不懂,也不是很喜欢,没有发言权
作者: cosmopolitan    时间: 2007-1-17 12:11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1-17 10:41 发表



恩,我好好调查调查。我没去过日本,也不知道07年有没有这个机会,但我如果去了,一定要看看他们的电视台,逛逛他们的书店!

看看就知道了
日本人就是想让中国的孩子在思维和印象上产生两个误区:1,思维理想化、非逻辑化(看看他们的动漫就知道了);2。日本人是无所不能的英雄

[ 本帖最后由 cosmopolitan 于 2007-1-17 12:13 编辑 ]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8 11:03
原帖由 cosmopolitan 于 2007-1-17 12:11 发表

看看就知道了
日本人就是想让中国的孩子在思维和印象上产生两个误区:1,思维理想化、非逻辑化(看看他们的动漫就知道了);2。日本人是无所不能的英雄


没这么严重吧?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8 12:10
好像
像我和菜鸟这样的到没这样

不过,现在的孩子怎么样
不知道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8 17:30
我有时还是挺欣赏比如《幽白》里面主人公之间那份朋友之情的!
作者: boy77    时间: 2007-1-18 20:35
富坚义博的作品
我感觉人物性格还是画面风格都挺丰满

就是一个问题
故事情节的跳跃性太强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19 09:41
我对幽白的前部分还是很喜欢的。后来跟仙水的战争没有擂台赛精彩。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7-1-30 09:36
这两天看了看国人写的关于日本动漫的发展史,深刻体会到手冢治虫的伟大!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www.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