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残忍的寓言——读余华新作《兄弟》(上部) [打印本页]

作者: 暗香盈袖    时间: 2005-10-30 19:55
标题: 残忍的寓言——读余华新作《兄弟》(上部)
余华是我喜爱的作家,他的《活着》被张艺谋改编后面目全非,当然我相信这不是张艺谋的过错,他一定也很无奈。电影审查制度让中国的艺术家们(我指真正有良知的艺术家)困兽犹斗一般,却找不到出口,中国的电影市场当然也无有出路。
之所以爱读余华,是因为这个江南的牙科医生用着寓言的格调写着人世界最残酷的事。《活着》也好,《许三观卖血记》也好,包括最新的《兄弟》,都是描述最低层的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的。在他如寓言般的故事里,主人公都是在反复叽嚼着痛苦,贫困、失业、饥饿、伤痛、死亡、孤独、歧视……幸福有时会象阴霾的天空偶尔投射下来的一丝阳光,勉强亲吻了他们,但马上就会有更大的灾难降临了。如《兄弟》中的饱受歧视的李光头母亲李兰刚找到自己的幸福,还没好好享受,她所爱的男人就死了。《活着》中老地主刚因为女儿出嫁过上开心日子不久,女儿就死于难产了……如果以前的作品还有所保留,那么在《兄弟》中,他通过主人公李光头继父的惨死和许伟一家的家破人亡,对文革时代从国家机器到普通百姓狂热、荒谬、离奇的精神面貌无情地揭露了并将“惨烈”描述发挥到了极致。
但书中更为打动我的,却是冷静利索的残忍下闪耀的温情,那是来自主人公破碎又重组后的家庭亲情,两个与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一个成了他的继父,一个成了他的兄弟。一身正气、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继父和善良忠诚的兄弟,彰显着人性的力量和亲情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抵抗着强大的命运压迫,并表现出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生存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也许是余华“残酷写作”的真实目的吧。
作者: 花间一壶酒    时间: 2005-10-30 20:59
残忍的深刻
作者: 永无止境    时间: 2005-10-31 20:52
他是我心目中的中国当代作家中的翘楚
作者: 枉堕红尘    时间: 2005-11-2 11:43
有时候读张爱玲作品时我也有这种感觉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www.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