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河南的孩子很受伤 [打印本页]

作者: hierro    时间: 2011-7-7 09:58
标题: 河南的孩子很受伤
一模一样的高考卷子,河南理科一本线582,江西理科一本线531还没河南的二本线高,吉林理科一本线548比河南的低34分,宁夏一本线486,比河南一本低96分,比二本还低45分,新疆就不用提了,黑龙江估计是510多,山西的……
    北京201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批次/科类   第一批院校   第二批院校   第三批院校
    文史类         524             481           443
      理工农医类     484             435           396

      我认识几个河南籍的朋友,但分有点儿能力的,都把孩子往国外送,小学、中学、大学的都有。

    不公平!也许一些人侥幸地躲过了这个不公平,但无处不在的不公平,让你无处逃避。
作者: 雨楼听风    时间: 2011-7-7 10:08
一模一样的高考卷子?不可能吧?各地都自主出题了,甚至各地教材复习范围都不一样的。
作者: 景三    时间: 2011-7-7 10:15
山东也是如此啊。人口大省,没办法。所以才有人跨省转学籍!
作者: 烟霞    时间: 2011-7-7 10:21
是一模一样的高考卷子吗?是一模一样的高考考场纪律吗?是一模一样的判分标准吗?
作者: gunsmoke    时间: 2011-7-7 10:29
一个公民,如果因为其出生地,在他的本国就遭到歧视,何谈所谓和谐社会!
这就是一个奴隶制社会,连有教无类都谈不上!
作者: 蓝色飘扬    时间: 2011-7-7 10:48
所以人们都消尖了脑袋往北京使劲呀,悲哀呀
作者: 小溪涧涧    时间: 2011-7-7 12:00
湖北也如此
作者: 山外山    时间: 2011-7-7 13:37

作者: 山外山    时间: 2011-7-7 13:37
各地的题不一样吧
作者: 行者    时间: 2011-7-7 13:57
普通人家的孩子,上了大学也没有上升的通道,让人伤心。
作者: ptcfd    时间: 2011-7-7 15:18
中国一切万恶的根源:

人口过剩!
不论教育卫生,以及各种资源,达不到要求归根到底是人口过剩,神马交通、神马房价,一切都是

谁带给中国人口过剩,我就恨谁!
作者: 活着    时间: 2011-7-7 15:27
试题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作者: yydbb    时间: 2011-7-7 23:10
20多年前俺在江苏参加高考,那时是一样的试卷。江苏一本分数线比山东高40分,比河南也不会少于40分。
作者: tiger    时间: 2011-7-8 00:06
有湖北的分数线吗?
我们高考前一年,年级有一同学转学去了东北,本来成绩中下游,结果考上了清华。我们当时是省重点,清华要620分以上才能录取(总分满分是690还是710),这让谁想起来都不平衡!
作者: 棒子面    时间: 2011-7-8 12:35
教育水平不一样,考生的分数不一样,当然就会有高有低。跟同等的比吧。
作者: 2000    时间: 2011-7-8 16:11
是一模一样的高考卷子吗?是一模一样的高考考场纪律吗?是一模一样的判分标准吗?
烟霞 发表于 2011-7-7 10:21


是的,根本没有可比性,地区差异永远存在
作者: 大头宝宝    时间: 2011-7-8 16:25
这事自古就有,明朝时就不是什么新鲜事,自然的地域性差异是无法消除的
作者: 烟霞    时间: 2011-7-8 16:41
想当年我考大学的时候,毕业考试就是高考初考,只有通过初考的人才有资格参加高考!我班60多人,5月份初考以后,班里就剩下13个人了,只有13个人才能参加高考啊!很多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人成绩也不错,如果他们参加高考也有机会考上2本或专科的!
作者: haha168    时间: 2011-7-9 11:14
5# gunsmoke

人口过剩是主要矛盾,类似的问题在每个国家都有,只是在中国更突出了一些。美国各州的税收政策不是也不一样么?
如果中国更有钱,就可以建立更多的大学,但即使建立了更多的大学,暂时也没有那么多合格的教师。
这是过去200年落后欠债造成的后果之一,如果一朝一夕之间就能解决,反倒不符合自然规律了。
作者: 北方の狼    时间: 2011-7-9 11:37
不要看分数,查查各省的大学招生比例来对比吧。
直辖市升学率高些正常,因为考生人数相对少。
作者: helo    时间: 2011-7-9 16:20
我认为这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众多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中国的这么多人,放在欧洲那就是几十个国家的人口,出现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所以必然会存在地域差距!
作者: 芳邻    时间: 2011-7-9 16:39
就算是孩子在北京,也不一定就能上北大清华。光看分数线就不看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北京的激烈竞争了!

是好孩子好家长在哪都能上好学校。
作者: 乘风18    时间: 2011-7-10 17:51
仔细想想少发些这种帖子最好
作者: 活着    时间: 2011-7-10 21:05
想当年我考大学的时候,毕业考试就是高考初考,只有通过初考的人才有资格参加高考!我班60多人,5月份初考以后,班里就剩下13个人了,只有13个人才能参加高考啊!很多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人成绩也不错,如果他们参加高考也有 ...
烟霞 发表于 2011-7-8 16:41

烟霞是哪里人?我是陕西的,我后来问了很多省份的大学生,都没有听说过高考初考一说,但陕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存在,我班也是60多人高中毕业,只十多人能参加高考。就这样的情况,每年的高考录取率还很低。别的省份还有哪些有高考初考一说?
作者: 烟霞    时间: 2011-7-11 10:28
黑龙江
作者: 小辛    时间: 2011-7-12 09:31
20多年前俺在江苏参加高考,那时是一样的试卷。江苏一本分数线比山东高40分,比河南也不会少于40分。
yydbb 发表于 2011-7-7 23:10

20多年前,怎么着也使1991年了,那时候高考有一本的说法吗?在那个时候,山东各个地区的分数线都不一样,您老人家跟哪儿比呢?难道那个时候江苏就有一本了,还是已经全省统一分数线了?
作者: 小辛    时间: 2011-7-12 09:37
http://www.sina.com.cn 2003/06/07 10: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济南6月6日电 今年,山东省共有529737人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78632人,报考人数仍居全国之首。对考生而言,今年高考不同于往年的,不仅是时间提前和遭遇非典,更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山东高考分数线实现了省内部分统一。

  5月30日,山东省公布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政策: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计划分配方式有所调整。这一调整包括:部属、外省省属和本省省属院校的本科计划不再向各市分配,本科第一批院校按招生计划的1∶1.2全省统一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本科第二批院校除济南、青岛两市以及有市属大学的德州、泰安、临沂、淄博、潍坊等市单独划线外,其余各市实行统一划线(分数线差原则上控制在40分之内)。

  山东是全国惟一一个省内高考分数线不统一的省份。正如全国各省高考分数线不统一一样,山东省17个地级市再加上胜利油田,就地区而言每年高考有18条分数线,若再分科、分批次,每次高考会产生50多条分数线。这次调整,除了本科一批全省统一分数线外,就地区而言,本科二批分数线减少到了8条。

  一位大学招生办主任说:“这种变化至少为考生带来了一点心理上的公平感。”
作者: 小辛    时间: 2011-7-12 10:58
一个参考。
http://bbs.dahe.cn/bbs/thread-964626-1-1.html
作者: 滴水观音    时间: 2011-7-13 07:16

作者: franklinwa    时间: 2011-7-15 11:00
29# tiger83257


河南人确实很爱超生。而且现在都是各省自己命题,河南与江西、湖南、湖北的分数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作者: 新手上路    时间: 2011-7-19 12:52
同意,各省自己出题,分数没可比性。人口多的省份吃亏那是肯定的。
作者: runnerdx    时间: 2011-7-25 21:25
我知道河南2008年高考英语是不考听力的,不知道这两年改革了没。
作者: 烟霞    时间: 2011-7-27 15:36
20多年前,怎么着也使1991年了,那时候高考有一本的说法吗?在那个时候,山东各个地区的分数线都不一样,您老人家跟哪儿比呢?难道那个时候江苏就有一本了,还是已经全省统一分数线了? ...
小辛 发表于 2011-7-12 09:31

那时怎么会没有一本呢?这么多年来高考没怎么改革过啊,只是那时可能没有211和985之说.
作者: 小辛    时间: 2011-7-27 16:19
山东很早是没有一本或者重点本科的说法的,只有个本科线,并且还不是全省统一的。
作者: 小辛    时间: 2011-7-27 16:26
虽然说高考的本质改革还没有发生,但大大小小的变化还是很多的。
比如95年还是原始分,96年就是标准分了;标准了没2年,又回了原始;原来是考n多门,后来改成3+2,再后来改成3+x;英语好像也考听力了;原来各个地市有自己的分数线,现在好歹有个全省统一的线了,虽然济南青岛还有那些有自己本科院校的地市还可以自己划线,但毕竟分数相差很少了。

虽然高考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对于今天的社会,对于中下层的孩子而言,似乎只有高考才是唯一的向上层社会前进的公平机会。
作者: 小辛    时间: 2011-7-27 17:00
摘录自网上一篇文章:
(96-00山东采用标准分)

   2000年以前,与其他省市不同,山东省并没有全省重点线的概念,而是把招生名额分配到各个地市,然后各个地市再划线,在这种政策下很明显济南青岛要占便宜,中国的缩影啊..济南青岛线和威海线等差四五十分都是正常的。2000年以后全省统一划定重点线,不过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二本线仍然是各地市分别划线,例如2002年,济南市的本科军检线是518分,威海和莱芜则达到了565分,比济南高了47分之多,这还是在同一个省!等级制度都是一副丑陋的嘴脸!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考大全》里统计了山东省从1977-1988年的重点线,我很费解编者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难道山东十几个地市几十万考生的成绩和招生人数进行了重新统计?
  
   遗憾的是许多兄弟省份的人们往往以此书为据,片面的强调某些省的重点线,完全不考虑此书的数据来源,对此我无话可说。
作者: 小辛    时间: 2011-7-27 17:01
原文地址链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03246.shtml
作者: 小辛    时间: 2011-7-27 17:03
我个人参加过95、96年两次高考,所以对高考记忆深刻。
作者: 猪猪妈妈    时间: 2011-7-27 20:06
只要有考试,中国学生的分数永远让洋人羡慕。但最终能进入创新研究阶段的,
中国的孩子没几个。但中国借鉴别人成果的能力永远是洋人无法比的。
作者: 薰衣草    时间: 2011-7-29 13:58
一个公民,如果因为其出生地,在他的本国就遭到歧视,何谈所谓和谐社会!
这就是一个奴隶制社会,连有教无类都谈不上!
gunsmoke 发表于 2011-7-7 10:29


都移民加拿大就好了,中国人少了,就公平了,到时加拿大就奴隶社会了,呵呵

我觉着你移民出去就得了,别老回这个论坛了,怪没意思滴,你觉得有劲吗?呵呵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www.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